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保险

(2012-10-17 07:26:52)
标签:

杂谈

保险是一种消费,当有人想把它作为投资的时候,就必须付出代价。

 

简单的道理是,你要想省100元的保费,就必须用一笔钱去委托保险公司帮你理财,赚到这100元。保险公司要赚到这100元并不容易,第一、必须是保证性的赚到。这种保证性相当于银行存款,不容有失,因此,保险的投资极端保守。因此,在国内,保险公司的保证性收益长期平均值是5.5左右;第二、保险公司的运营是有费用的,同时保险公司是通过这项服务赚钱的。如果有些人不仅不想付出代价,还期望借此赚钱,那么为了得到100元的保障付出的代价就会更高。

 

保险公司有时候也会做傻事情,或者不得不在白热化竞争的情况下,给出高利率的保单。但这种傻事情,意味着未来只有三个结果:保险公司倒闭,有人愿意出钱填窟窿,让后面保险的人得到更低的回报。中国90年代的高利率保单,最终的解决方法是第三种。这是中国的保单这些年来性价比比境外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人寿的保单是第二种,国家出了,因此,国寿其实本应该非常暴利;太保和平安的高利率保单事实上经过十年也基本消化完了,因此,目前理论上是暴利阶段)

 

由于保单的期限长,因此,保险公司的经营上最可怕的是利率风险。大家都以为这个世界只有通胀,但通缩,其实也经常出现,不说日本,就是台湾近年,也进入低利率的环境。(当出现低利率环境的时候,保单持有人无疑赚了一个大便宜!)自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以来,市场利率水平不断走低,导致寿险业利差损不断增加,仅台湾寿险业每年的利差损均超过数千亿新台币。作为市场占有率20%的寿险公司,目前台湾“国寿”每年要承受的利差损失高达数百亿新台币,在国泰金融控股集团中,国泰世华银行以每年超过100亿新台币的稳定收益弥补“国寿”的亏损。

 

有些人把保险的投资理解为稳健第一,这是对的。但他们对于稳健的理解往往非常狭隘,以为存银行买债券就是稳健,殊不知这是巨大的隐患,当低利率周期来到,这些过去被赞誉的企业就风雨飘摇。在低利率的环境下,台湾“国寿”高层果断做出了“与其被动接受市场利率,不如主动创造投资回报率”的投资决策。面对不动产市场最好的机会已经过去的局面,要求不动产投资部门提出各种不动产投资的策略与通道,只要投资回报率能够超过2.5%,满足寿险资金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的最低要求的项目,就可以在通过论证后实际投入。目前,台湾“国寿”已经在各类不动产项目上投入了800亿新台币。

 

资产投资,需要的是未雨绸缪。等股价高的时候买股票,最终只能获取低收益;等房价高的时候买房子,收益自然不佳。台湾国寿寻找一切高于2.5%的资产,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每次和人交流,我总是说平安的投资水平,如果它自称国内第二,就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说第一。因为平安在资产投资走得最早,花的力气最大,经验最丰富,而且不断寻找适合的标的。前天,上海家化公布预增公告,同比大幅上升70%,一年前平安控股上海家化还比较有争议,但目前的普遍看法是又给平安抢到一个好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