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整合能力
(2012-10-17 09:32:28)
标签:
杂谈 |
(一)
如果有心,会发现在所有的金融机构中,平安的新闻是最多的。大部分其他金融机构的新闻是公关稿,而平安的新闻里充满了各种观点的争锋。平安的醒目,不仅仅在于平安在全金融领域的尝试和探索,也在于平安本身的行为方式非常与众不同。
(二)
每年都有平安大动作的新闻,因为平安发展得很快,遇到很多新问题。
平安原先建立后援平台的难度高于并购深发展。将全国产险、寿险、信托、证券和银行的大部分权力集中到集团总部,后援平台将原来分公司财务、审计、人事、行政和IT等等部门都被剥离归总,以大幅降低前台成本并防范风险,分公司纯粹变成了一个销售柜台。争议很多,辞职风潮等等一如现在的深发展,但平安的后援平台成为全亚洲最大的后援平台,平安的后援平台成为国内银行、保险学习的后援平台,平安的后援平台成为平安的超级武器。
至于其它各种整合,对于平安来说简直是家常菜,平安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原先的平安银行,全部都是并购来的。
平安的问题之一是平安在整合过程中文化冲突的问题。但跟踪下来,会发现这个问题最后的解决方式很简单,没有共存,也不会共存,只有一个平安,因此最后只有一个平安文化。
(三)
平安银行从事信贷分析的一位人士坦言,后台工作的员工离职相对少,市场一线员工跳槽相对多开。整合以来,平安银行未出现基层员工大量流失的情况。从统计数据看,2012年相比2011年,员工流失人数持续下降,2012年月度流失人数也是逐月下降。平安银行一位不愿具名的支行行长看来,“无论是薪酬、绩效考核体制从‘双轨制’向‘一体化’的转变,还是内部文化的全面融合,整合的阵痛起码会延续到明年初。”
长痛不如短痛,这就是平安。
(四)
平安的员工压力很大,适者生存,狼性文化,让大象跳舞,做平安的员工确实不容易。
但我们谈的是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