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赚钱的银行,是怎样暴利的?
(2012-08-26 23:46:37)
标签:
杂谈 |
银行的暴利主要由三个方面:
1、存贷差
2、优质贷款
3、暴利的中间业务
这三个方面,其实只要看一个例子。银行代销保险。
在境内,银行代销保险,保单的利润大部分归银行所有,这是匪夷所思的。在境外,银行卖保险有时候保险的利润还超过代理人销售保险。举个例子,比如平安的银保渠道利润,只有个险渠道的六分一到八分一。一张保单,银行的利润会有多少,就不言而喻了。(04年工行代理销售保险、代收保费和代付保险金748亿元,实现银保业务收入7.45亿元。2011年,农行上半年共实现代理新单保费650.5亿元,实现代理保险业务收入32.6亿元。销售一份10万元的保单,银行就拿走5000元的手续费!)
这两年,银行的中间业务高速增长。实际上,其中很多的利润原本应该是其他金融子公司的。但银行为何如此强势呢?尤其是目前银行并不稀缺的情况下----上市的就有十八家银行了。
银行之间为什么没有高度竞争呢?
因为银行只要做存贷差,利润就未必比代理其他金融产品的销售更低。换句话说,银行爱做不做。做这些中间业务,并不能得到更多账面上的实惠。
很多人讨论银行的坏账。我也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其实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
首先,我们看到银行对很多企业根本不给他们贷款。民间高利贷盛行,说明银行放弃的市场实在太大了。这就是在挑肥拣瘦。换句话说,有高安全性高利润型的贷款,为什么要做那些有风险的呢?
那么媒体为什么总是爆出银行的大案件呢?我认为是银行推动。银行利润高,很多有权势的都想吃大户;同时银行的上层必须让整个系统处于一种相对紧张的状态,从控制的角度来说。
好了,要开始举例子了。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云南地方平台贷事件,云南地方平台债务的解决方式: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自今年起,省级给予公司的资本金从过去的3亿元增加至6亿元;二是省财政向公司提供借款20亿元,缓解暂时的资金压力;三是将应由公司偿还的已通车公路征地拆迁费作为地方政府投入,转为地方政府股权,减少公司负担;四是将部分优质交通经营资产划拨公司,增加和改善公司现金流,帮助完成公司风险分类调整的工作,增强公司融资能力。
政府吃不了大户,而且提醒其他地方政府要不要动银行的主意。最后银行让有能力还钱的都还钱,很宽容的让部分平台贷解旧还新。银行系统完胜,银行利润大奏凯歌。
关于最近媒体的焦点赛维。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最后银行的坏账会是多少。
补充一点,去年测算过,悲观预期下的地方平台问题,中央,地方,银行各三分一。银行只要三个月的利润就能覆盖----一个建行中期就盈利千亿以上。地方平台债被无限夸大,套句破案的老话,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好了,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银行融资
现在银行的平均roe是多少?这么大的规模还能保持这么高的收益,简直和抢钱一样。而且融资还不会使得roe下降。从经营上来说,越大的银行,风险就越小;从个人利益上来说,领导是成就一番伟业;从银行员工来说,年薪三四十万都觉得一般般。合谋啊。融资对银行从上到下都是好事情。
如果说有问题,那么就是中国的企业和持有人利益不一致罢了。但净资产附近,利益又相对一致了,毕竟股东利益已经难以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