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周期对保险不同形态产品影响

标签:
杂谈 |
对保证利率的传统险而言,降息对存量和新增业务价值均影响负面。从存量业务价值来看,由于负债期限更长,降息导致资产再投资收益率低于负债资金成本,从而影响负面,这也正是中国寿险行业在早期形成大量高利率保单利差损的经验教训。从新增业务价值角度来看,降息导致新增保费资产配置的收益率水平下降,压缩利差空间;虽然降息有利于保单销售,但结合量价来看,我们判断对新增业务整体影响仍偏负面。
对利率敏感性产品而言,降息提升存量业务价值,而对增量略偏负面。从存量业务价值来看,降息导致负债资金成本动态下降,而资产因投资于固息债券而已锁定收益率,从而利差空间加大。这与传统险正好相反。可以设想,如果在高利率时期销售大量的利率敏感性产品而不是传统险,寿险行业现在的情况将会大不一样。从增量业务价值来看,降息导致新增保费资产配置的收益率水平下降,虽然资金成本也会下降,但由于分红险的利差30/70%共享机制,寿险公司利差空间仍然下降。考虑到降息对保单销售的正面影响,我们判断对新增业务价值整体影响略偏负面。
估值水平是判断降息对存量和新增业务价值综合影响的关键。当前寿险业以分红险为主,降息对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的影响相背离。当市值中的存量业务价值占主导地位时(即P/EV<2X,当前情形),降息对存量价值的正面影响也占住主导,从而对股价带来利好。反之,当市值中的新业务价值占绝大部分时(即P/EV>2X,07&09
年历史情形),降息对新业务价值的负面影响占主导地位,从而对股价影响偏负面。
其它:
如果高增长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