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鼓励保险公司投资医院,利好寿险公司

标签:
杂谈 |
昨日保监会发文,鼓励保险公司投资医院,对寿险公司和健康险公司是重大利好,有利于延长其健康产业链。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20620/021012356863.shtml
健康险平安布局已久:
1、引进Discovery专业健康险系统
中国平安健康险的注册资金为5亿人民币,09年,南非Discovery出资1.227亿美元购买中国平安将24.99%的股份。双方合作一年多以来,平安健康引进了Discovery专业的风险控制系统,包括细至编码级的分类管理,推出了一系列新品,最大的产品创新是引进Discovery开发的健康生活管理计划Vitality,该计划通过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和激励体系,对参与者的健康行为和健康饮食进行干预,平安健康已根据该项目开发了中国本土的健康促进计划。
2、搭建健康保险+健康服务的综合健康服务平台
建立医疗网络,签约一批医生的运作模式是美国保险公司一种非常高明的风险管理手段。08年,平安集团已经通过旗下平安信托参股慈铭体检,持股比例约15%,迈出了进军医药的第一步(慈铭体检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健康体检机构,占据一半以上的专业健康体检市场份额。慈铭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共成立子公司和连锁机构30余家。);同年,战略性投资云南白药;10年,借1号店收购保利祝福你进一步切入医药行业,至此,中国平安已经完成医网、药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医药健康平台。
健康险的其他资料(申万报告):
保监会近期向保险公司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保险业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医改“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积极服务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改“十二五”规划》高度重视商业保险的作用,对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作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给予大力支持,税收优惠或拓展至商业健康保险领域。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完善商业健康保险产业发展政策:1)制定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2)积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特殊大病保险等险种,满足多样化健康需求;3)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4)探索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
商业健康保险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欧美等国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均达20%左右,而我国2011 年健康险保费收入692 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仅7.12%(2010 年为6.37%)。2012 年寿险公司均将健康险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以中国人寿为例,5 月份推出“新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20 天时间即实现8 亿元左右保费收入。未来保险公司加快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措施包括:1)加快健康保险业务创新,发展重、特大疾病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2)推进医保经办服务;3)加强健康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健康保险风险管控能力;4)探索保险公司兴办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的可行性和有效途径,延长健康保险产业链。
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需要政策支持,“新农合”在提高保险公司参与社会管理方面已有尝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率较高,盈利情况欠佳(专业健康险公司普遍亏损),主要原因就在于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的利益对立。今年4
月,卫生部、保监会、财政部、国务院医改办等四部门公布的《关于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将新农合的费用审核与医疗监管分散在两个机构,同时保险公司对于医疗机构也能形成一定制约。意见还提出,保险公司可在参合人员自愿的基础上提供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有利于商业健康保险的客户开发和产品销售。目前参与“新农合”的商业保险公司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健康、太保寿险等3
家,已在江阴、湛江等地展开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