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性?(三)
很早接到一位妈妈的电话,说了一个许多妈妈和我交流过的孩子不良生活习性的事: 八岁的男儿小乐:
1、拿家长100元钱买了一块手表,多下的钱请同学一起享用家长严格禁止的不洁小吃。
2、说谎。如拿家长的钱后被发现时的说谎……不想去学琴时的说谎,应对家长质问时表现出得镇定和太有逻辑性的谎言,让家长吃惊。
3、到商场超市玩时,一定要买一样东西,不给买就不依不饶。
4、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不想和家长交流说心里话。
如此多的事发生在一个孩子生上,让此妈妈太疑惑:从乐妈疑惑的语气中,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家长对孩子产生诸多问题时,内心的万分难过和百般无奈。与乐妈慢慢分折:所以有了前面二篇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性?(一) 如何帮孩子改掉不良习性?(二):目的是为这妈想点小方法来解决,而不是急过头......后面的二个问题竟然忘记写了,这次整理,有个妈妈提醒,无意发现,所以现在写出来,对不起乐妈了。
最后还是想说,8岁孩子现在的说谎,并不代表他一生都会在道德上有很大的缺陷。只要家长身体力行,用心引导,孩子一定能走出“说谎”并要用另一个更大的“谎言”掩盖的怪圈……
下面第三个问题:三、不达目的不罢休如何办?
这个8岁男孩,性格随心所欲,到商场超市玩时,一定要买一样东西,不给买就不依不饶。家长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软硬不吃,不达目的不罢休。
其实孩子有这样的行为,肯定从小在家养成了与上面一样的坏习惯:想得到的东西,或想做的事,不达目的不罢休。也许当年家长看孩子还小,这种行为就没有重视或忽略了……
因为很多家长不是专职在家带孩子,自己有太多事要做,孩子在家如果为一事不满意或一样东西没到手而发大脾气……更多的家长,可能正在做自己的事,或是怕烦,就会息事宁人,最后大多满足幼儿不合理的要求,而且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更会在溺爱中长大……
所以孩子长到了七八岁,还表现与童年一样的撒泼放赖的坏习惯就见怪不怪。这与上面孩子的其它不良习惯一样,是幼年教育失当。只要从幼年开始,不给孩子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土壤”,到了少年,必然无法长出这种无理取闹的种子……
冬儿幼年的一天,为了什么事(现在想不起了),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哄很长时间也没用,后来全家要吃饭,抱她吃饭也不肯,哭闹不止,就是不到桌上……我们开始吃饭,她边哭边从房门向餐厅爬了一步,奶奶不忍,回头看了一下,她哭得更响……我让奶奶和大家都不理她,她哭一会爬一两步,从客厅爬到餐厅的门边就停了下来,用眼睛偷偷看我们。大家各吃各的,谁也不理她,最后她哭累了,我们饭也吃完了。
她抽搭抽搭要睡着了,我过去抱起她,也不说话,轻轻拍她睡了……醒来后晚上了,给她饭添好......她赶快扒饭,一晚上很乖,从此再没有发生这种无理取闹之事,因为她知道这样的行为,达不到她的目的,反而没有饭吃,家人还会不理,所以必然不会再来一次……
道理很简单,孩子个个是精灵,无论发育快慢,都会在她需求之时(不管这个需要是否合理),来试探长辈承受的底线,如果不合理的要求,你大人最后因为他撒泼放赖或无理取闹而妥协,他一定会得寸进尺……
所以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家长用行动而不是言语让他明白,撒泼放赖、无理取闹的行为,既没用,还可能带来更大的惩罚,幼儿定然不会把这种不良行为,带到小学……
前几天与冬儿爸在石路商业街边,看到一个漂亮的三四岁小女跺着双脚,大哭大闹。开始吓了一跳:与家长走散了?快点上前问……边上一带眼镜的中年男子沮丧说:不要理她……原来女孩不知为什么把袜子脱了,赤脚站地上......大冬天家长怕她着凉,给她穿,她就是不肯,气得妈妈一人先走了,爸爸也要跟走。孩子大哭大叫,爸爸只好上前再给她穿,她不穿也不走,只是恐惧的瞪着双眼,边四处看边大哭,可能想哭到找回妈妈……爸爸烦躁的不知如何办:老婆走不见了,孩子又不肯走,他怕孩子丢了,也不敢走……
不知这事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孩子的袜口紧?勒得难受?不会表达,所以放赖?但孩子这样不听劝说的行为,在家一定时时发生,不然不会在马路上,上演这样一出……不知为何当时有个强烈感觉:不听劝说是不是家长自己平时没有做到位?连一个三四的孩子都说不听?这家所有的成人,是不是都没有定好自己角色的位置?母亲看到孩子的行为,怎会一走了之?孩子接下来感受是什么?先生如何办?这样的行为如何能经营好婚姻?所以不怪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会生出这样怪异的举动……给人的感觉:孩子太没有安会感,而且是个任性,被宠坏的女孩……
很可惜啊: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理;如果婚姻经营不好,更感觉对不起孩子,想办法满足孩子的心理,让家长在孩子的幼年,没有对自身行为延伸出来的,孩子这种不良行为引起高度重视,孩子上学读书之时,才开始发现种种更重的不良,最后只能吞下自酿的苦果。
所以年幼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对幼儿的不良行为引起高度重视,古人云:三岁看到老。是有道理的。
下次说说不是孩子行为不良,而是一个心酸的话题(四):孩子为什么不想和家长交流说心里话。
挂个链接:家有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可看看: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性?(一)
如何帮孩子改掉不良习性?(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