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要写《中考的深思》(二)。刚接到一位妈妈的电话,说了一个许多妈妈和我交流过的孩子不良生活习性的事,这个事让年轻的妈妈很疑惑,所以先写这个。
乐乐是八岁的男儿,这次暑假妈妈发现了孩子的几个问题:1、拿家长100元钱买了一块手表,多下的钱请同学一起享用家长严格禁止的不洁小吃。2、说谎。如上拿家长的钱后被发现时的说谎......不想去学琴时的说谎,应对家长质问时表现出得镇定和太有逻辑性的话语,让家长吃惊。3、到商场超市玩时,一定要买一样东西,不给买就不依不饶。4、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不想和家长交流说心里话。
从乐乐妈疑惑的气语中,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家长对孩子在暑假产生诸多问题时,内心的万分难过和百般无奈。与乐乐妈慢慢分折:
一、先说乐乐拿妈妈100元钱买了一块40多元的手表,多下的钱请同学一起享用家长严格禁止的不洁小吃。
当下每家大多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所谓坏习惯我在前面用了许多篇幅讲到,就是希望家长们能了解自己可爱而又可怜的孩子。孩子们虽然在校有同学一起下课玩一会,但在家要多孤独有多孤独,没有玩伴,没有可倾诉的朋友,做出一些家长匪夷所思的事就太正常了。
朋友们想想啊:许多家长说孩子拿了她的钱,行为后果都严重。其实从这事上看,孩子拿钱的行为肯定不是第一次,而且是从小数开始,越拿数额越大。妈妈的钱给几岁的孩子拿去了,拿了多次竟然都不知。是谁的错?妈妈为什么不知自己钱包有多少钱?
如一个粗心大意的人掉了钱包,有人捡到了,明知是前面的人掉了还拿走了用。这个行为如果是个成人在做,只能说他不道德,没有上升到小偷犯法的地步。所以孩子多次拿钱的行为,只能是家长粗心大意的结果,根本不能给孩子上纲上线。一个孩子多次拿走家长的钱,家长不知,只会让孩子得寸进尺……潜意识纵容了孩子,几岁孩子知道什么后果?只知道家长知道了会打,最后养成了拿钱化钱的坏习惯,拿钱上了瘾,这才是可怕的后果。好在现在家长及时发现……
家长可能会说我在外面要防人,累了一天回到家里是放松,给孩子吃喝、帮孩子学习,又不是不给孩子钱用,还要防个孩子偷钱?其实家长们有了一个家,有了可爱的孩子,就要有一颗负责任的心,这个责任不只是给孩子吃喝,帮孩子学习,更重要的是让一个心灵孤独的孩子身心健康的长大。
孩子走到今天,家长只有深深的反思:为什么孩子要拿钱?为什么要请小朋友吃不洁的食物?如果找到孩子拿钱的原因后,接下来一定要用“疏”和“堵”双管齐下的方法来帮到孩子。
1、“疏”:
重视出现的问题,淡化他的后果。孩子开始拿钱表象可能是小朋友请吃了东西,要请回;或是自己想买个什么让同学们羡慕的东西等等,也就是“需要用钱”,但潜意识可能是为了让家长重视自己。因为家长发现孩子拿了钱。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行动,孩子可能会认为是重视他的表现。后来用钱习惯了,才可能有了拿钱的瘾……
所以家长一定要淡化此事。不要放在口中提个不停,只要每天回家把钱包放在明处并告诉孩子,明天提醒妈妈不要忘记拿钱包了,因为妈妈要用钱包的钱买东西,或每天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钱包给孩子保管,或你家长认为有用的方法(前提是一定要知道里面有多少钱?)总之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家长信任他,让孩子在得到充分尊重的前提下,没有机会拿到钱的同时,慢慢戒了这个拿钱的瘾。
家长可能会认为太累了,天天要想着这事。双子在这语重心长地说一句:做人品德是第一位的,孩子长大成人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几岁孩子现在的所为大多是无意识,来得及。家长只要用点心,累一点会有所收获。家长现在不想累,将来的结果是泪哭干,心累死,孩子废了。所以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动脑子想办法来解决。
2、“堵”:几岁的孩子拿钱无非是吃了玩了。这个孩子手里有了几十元钱,请小朋友吃不洁的食品。一是这种小吃美味可口,太多小朋友会买来吃。二是可能小朋友也请过他,想请还。三是小朋友们围着、拥着,心理上太满足,像个小款爷,后果是断不会去想得。
现在的独生子女,有家长自己就有可能是独生子女,如何交友自己都不会,更不知如何教孩子与人相处。孩子自己来用钱选择这样的交友方式,是孩子的聪明,因为会得到他这个年龄段的所谓友谊,一个独子太需要这样的友情。当然对不对大家都知,后果也很严重。
而许多家长,只是严格禁止孩子在校外买不洁的小吃,说一堆不能吃的理由。可就是没想过:
1、如何不用严格禁止的方法,让孩子不吃这垃圾食品,而用一些良性的方法让孩子吃上与外面同样品种的,卫生的小吃?2、让孩子学会不用化钱,就能还了小朋友的人情。3、用何种方法让孩子交上许多的好朋友,一样会心理上满足。
所谓“堵”的方式就是将不利的因素全“堵”在家里,用上面三种方法消化。这要写太多篇了。明天写《如何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性?》(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