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红色星球,人类的好奇心永不满足

(2012-08-06 14:22:57)
标签:

杂谈

分类: 科学与技术

文来自美国参考雾谷飞鸿博客 发表于 2012-08-06 Jianan

http://blogs.america.gov/mgck/files/2012/08/Curiosity-41-300x187.jpg

好奇号登陆火星成功后,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现场一片欢腾(NASA/JPL Live)


Mars Science Laboratory (MSL) (201208050013HQ)

The Mars Science Laboratory (MSL) team in the MSL Mission Support Area reacts after learning the the Curiosity rover has landed safely on Mars and images start coming in at the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on Mars, Sunday, Aug. 5, 2012 in Pasadena, Calif. The MSL Rover named Curiosity was designed to assess whether Mars ever had an environment able to support small life forms called microbes. Photo Credit: (NASA/Bill Ingalls)


半个小时前,好奇号漫游车在火星登陆成功。 

 

自从135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夏帕雷利(Giovanni Virginio Schiaparelli)发现火星上面有很多“沟渠”,被人们误读为智慧生物建造的运河以来,我们的邻居、这颗红色星球上面存在“火星人”的愿望一度是人们热烈议论的话题,即便后来发现火星上现在并不具备高等生命的生存条件,它依然是各种科幻作品的热门题材之一。所以从1960年代人类太空探索甫一开始,火星就成为重要的目标,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前苏联、美国和其他国家一共发射了近50个火星探测器。尽管成功率不到一半(其中美国发射22次,成功14次),人们还是发现,对于生命而言,火星的环境在太阳系的行星里还是最接近于地球的一个:虽然稀薄,它仍然具有大气层,它与地球一样有四季交替,它的自转周期只比24小时长一点点,所以火星上的一天和地球几乎一样。特别重要的是,人们已经知道,生命所需要的基本元素,在火星上都有。

 

人们对在火星上发现生命迹象仍然没有失去希望,进一步了解火星的地质气象与其它构成,不但有助于了解火星过去与现在的可居性,为今后载人探索进行准备,而且因为地球上的空气与水已经将史前时期与生命有关的许多“证据”破坏殆尽,而火星上的稠密大气层和“水”层早已消失,如果在它上面发现生命痕迹的话,将帮助科学家重建地球上古时期生命演化历史。

 

这些都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火星探索计划——火星科学实验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 MSL)——希望解决的问题。

 

MSL自从去年11月26日发射升空,在太空旅行了大约9亿公里,美国东部时间8月6日凌晨1时31分在火星登陆,将一辆与小型轿车大小相仿的漫游车降落在火星赤道附近的盖尔陨坑。它携带的10多件科学仪器和工作设备将在火星上至少工作一年,为我们发回珍贵的资料数据。

 

http://blogs.america.gov/mgck/files/2012/08/Curiosity-11-300x153.jpg

2009年6月8日,马天琪(Clara Ma)和她的父母姐妹受邀访问美国宇航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并在她起名的好奇号火星车上用中英文写上她的名字。左图背后站立者自左至右分别是实验室主任Charles Elachi和“火星科学实验室MSL”项目的工程师Peter Illsley及Christopher Voorhees。右图是在参观放置和试验未来火星探测装置的场地时与火星车合影(NASA/JPL-Caltech)


这辆漫游车被命名为“好奇”号。在2009年的一项面对美国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中,肯堪萨斯州的6年级华裔小学生马天琪(Clara Ma)脱颖而出,以一篇不到200字文章为这辆漫游车起了这个名字。

 

在马天琪的获胜短文中,她说“好奇心是燃烧在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永恒的火焰”,好奇心是一种激情,在它的激励下我们度过每一天。她还在很小的时候就想知道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眨眼,甚至对她自己究竟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发生疑问。在她参加这项命名竞赛的时候,心中还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她相信她可以在美国这块土地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马天琪这位小姑娘的话让我想起了英国广播公司前年播出的一个系列节目,叫做“科学的故事:力量、证明和激情”(The Story of Science: Power, Proof and Passion)。它分成6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题目都是一个问号,问天外有什么东东,宇宙由什么构成,为什么我们会流落此地等,最后问道:我们究竟是谁?这里面贯穿着人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即作为智慧生物不可或缺的好奇心。

 

将人类迄今为止最为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测器命名为“好奇”号,真的是再适合不过了。马天琪现在已经长大了。在好奇号登陆火星的实时转播时,美国宇航局的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我们衷心希望她的好奇心会让她在追寻知识的道路上永不停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