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roenza Schouler  征途

(2012-12-20 16:15:23)
标签:

设计师访谈

时尚

      Proenza Schouler的兴起就像一个已经日渐消弭的当代时装童话故事。2002年,纽约Parson设计学院的 Lazaro HernandezJack McCollough献出了他们第一场thesis collecion,这个针对都市年轻女郎所进行的创作设计引起了Barneys时装总监Julie Gilhart的兴趣,她当即拍板,买下了整个系列。成功来得如此令人措手不及,HernandezMcCollough甚至连品牌名都没有,仓促之下,他们决定取各自母亲的中间名,拗口而奇怪的Proenza Schouler就此诞生了。Gilhart将这个系列摆放在Barneys珍贵的二楼空间,引发了一场风暴。

        不知听多少人说过,纽约时装周商业化到惹人乏味。幸好有Proenza SchoulerRodarte这令人期待的两棵独苗。事实上,与同是一对设计师掌舵的Rodarte一样,相比起实用和快销主义大行其道的美国市场,Proenza Schouler近几年在工艺、技术和轮廓上大下功夫的做法倒更像是承袭了欧洲的时尚风格。除此之外,他们还是把玩印花和材质的高手,这是两个来自艺术背景的设计师,“我们是art kids,我们用时装做艺术,然后将它变成一门生意。”从他们的系列中,我们能轻易找到pop art对时装的影响。这是属于当代的风尚,年轻、特立独行、刚强有型又充满拼接的碎片感。

        从一开始,时尚圈仿佛就无意去为难这两个外表可爱的年轻设计师。Proenza Boys,时尚圈的资深媒体人们爱这样娇宠地称呼他们,从未让他们受到严厉评论的苛责,也绝不在他们面前摆出趋炎附势的时尚冷面孔。Proenza Schouler发展得虽然绝不激进,却也是一帆风顺。那些挑剔而难琢磨的时装编辑们早早就穿上他们的设计,心甘情愿成为宣传品牌的活展板。推出第一个系列不到两年,CFDA/Vogue时尚基金大奖就落入了他们的怀抱,奖金高达20万元美元。2007年,Valentino370万美元买下公司近一半的股份,HernandezMcCollough借此助力,推出了品牌第一只手袋PS1。作为一个尚未大红大紫的独立品牌,PS1层层突围,成为欧洲和美国的酷女孩们都渴望挽上手臂的It Bag,也为Proenza Schouler掘下了一座其他品牌所梦寐以求的金矿。

而十年过去了,在新的投资人John HowardAndrew Rosen的帮助下,品牌决定攀上新的商业高峰。“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只有24岁!而现在,我们已经足够老了,是时候往前走一大步了。”这一步绝对充满野心。以往只在买手店销售的Proenza Schouler刚在纽约麦迪逊大道开设了品牌十年来的第一家门店。BurberryCEO,曾亲手颁发CFDA/Vogue时尚基金大奖给这对设计师,并为Valentino投资Proenza Schouler牵线搭桥的Rose Marie Bravo也终于加入了团队。“我们集合了一群时尚圈实力人物,现在开始玩真的了!(we are getting serious now)”

在欧洲传统品牌们开始纷纷倾向商业化的美国设计师时,Proenza Boys却将对岸拱手放弃的couture传统化为利器,他们顺势而上,必将成就一场精彩的逆袭。

   

 

你们在精品买手店的销售业绩已然不菲,你们的网络销售成绩更是不俗,为何不直接用这两个渠道,反而要在纽约麦迪逊大街开设新的实体店呢?

Lazaro:也有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不索性就在Net-a-porter这样的网站上面贩卖?的确,我们在里面卖得不错。但是我们希望有自己的店面,我们的墙壁、我们的地板,我们的空间,这是我们的世界,能完整地体现我们的美学。

Jack:我们希望顾客走进来,马上能接受到我们传达的讯息,这对一个品牌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要知道,对我们来说,最困难的事情就在于,不是有很多店铺会购买秀款,他们总是选那些非常商业而不是风格强烈的款式。现在,我们开设了自己的门店,在这个地方,你能找到整个系列。

Lazaro:这也帮助了我们的批发生意。在纽约,那些引进了我们品牌的店铺看到了我们是如何陈列自己的产品,如何把秀款和其他商业款式混合搭配在一起,如何向顾客传递我们的品牌形象,他们于是也受到启发,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系列,以不同的方式购买我们的系列。以前,他们以为毫无缀饰的牛仔裤才是销售的保障。而如今的事实是,顾客们来我们店里,购买的其实是秀款。所以这是很有趣的,我能跟他们说:你看,这些你以为卖不掉的东西其实是在我们自己的零售店里畅销的款式,你可以买下,我保证你也能卖掉它。他们会说:OK。我知道这有点讽刺,但零售确实帮助了我们的批发生意。

 

发展十年才开第一家店,在当下的时装环境里显得真的缓慢,而我还记得在《A magazine》上看到你们的专访,那是2009年,那时你们说自己甚至连一个助理都还没有!

Lazaro:哈哈,那时候的确是这样。但是我们也在成长,我们在扩大自己的团队,这很困难,因为我们喜欢亲力亲为,尤其是设计方面。

Jack:我们如今有100多个雇员,但是说到设计,特别是你们在T台上看到的一切,百分百都来自于我们两个的设计。我们画图、试衣,它们就像我们的孩子。当然,现在的pre collecion我们已经学会适当地放手,让我们团队里其他人去操作,但是T台上的这一切,我们一定要自己掌控。

Lazaro:说到开店,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生意拍档。直到遇到Andrew Rosen——他也是Theory的老板,我们才终于觉得找到了对的伙伴,他能帮助我们将生意引领到全新的阶段。这家店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我们还有其他的店铺正在计划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来到香港,来到中国,我们需要亲身感受这个市场。

Jack:一开始我们的精力都集中在批发生意上,我们很注重物流等等批发销售里的重要流程,到了一定阶段,有了稳定的批发生意后,我们认为是时候扩张到零售业了。我们希望也许中国和香港可以成为下一个地点。去知晓市场,遇到潜在合作伙伴。

 

放眼如今的时尚界,新锐品牌在欧洲呈现一片颓势,反倒是美国成为了培养生力军的沃土,你觉得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美国自己的时尚DNA吗?

Jack:对时尚来说,纽约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但相比欧洲,那里并没有那么多激动人心的设计。当然,现在很多新锐品牌都来自纽约,因为我们的产业非常支持年轻设计师,我们也很幸运,不像意大利或者法国的设计师需要为生存挣扎。

Lazaro:10年或者15年之前,我们能更明显区分欧洲设计师、日本设计师,或者美国设计师之间的分别,如今,这种界限正越来越模糊,每个人都在英特网上获许信息,我们都以某种方式被连接起来。在我们的设计中,你能强烈感受到美国态度,但是我们又不认同它在其余方面很美国的。

 

什么是你认为的美国态度呢?

Lazaro:我们不是只伴随美国时尚长大的,我们是第一批随着英特网成长起来的设计师,这一路,我们有John GallianoTom FordMiuccia PradaAlexander McqueenHelmut Lang,我们受到不少欧洲设计师美学的强烈影响。所以我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多多少少形成了一种国际化的风格。当然美国态度是我们舍弃不掉的,这是一种放松的、休闲的感觉,很多街头元素。这是我们设计美学的一部分,我也认为这是很美国的。

 

对我来说有趣的是,你们既有美国态度,又不似那种典型意义上的美国设计师,比如Phillip Lim或者Alexander Wang,你们不想他们那样聚焦在美式运动风格上。

Jack:是的,他们是非常典型的美国风格。我们不一样,我们对于工艺和结构真的非常感兴趣,受到couture的影响更为深远,而其他设计师则是沿袭了运动风潮。

Lazaro:相比那些设计师运动风格的当代设计师,我们是奢侈品公司,我们不贩售当下风格和趋势。在精品店中,我们都是挂在BalenciagaGivenchy这样的高端奢侈品牌旁边,在美国,只有少数设计师属于这个队列。我们可以说,Proenza Schouler重新定义了美国奢侈的概念。

 

为何你们保持如此谨慎的发展速度呢?

Lazaro:一开始,我们对生意这回事并不在意。开始的几年里,我们只想呈现出一个精彩的小系列,创造出美的东西,再用一个小规模的秀向非常特定的观众展示出来。一点点,我们开始越做越大。现在,我们面对着真正的生意了。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说:ok,现在我们要开始这门生意,我们要如何做它才能上轨道?不,不是这样,我们只是一开始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一点点,顺其自然。

 

美国的环境允许你们这样吗?我有个设计师朋友,她告诉我,去过美国以后她有些迷失了,因为所有人都在告诉她要抓住时机,不停扩张,不停开店……

Lazaro:在设计师还没有强有力的观点时,保持小众是好的。没有道理在还不确定自己的设计方向时,就迅速扩展生意吧?这是很让人困惑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业,我们的应对方式是让一切都自然发生,不刻意推动,当时机合适,对的事情自然会发生。

Jack:美国时装产业确实会将设计师推向更加商业的方向。但你要挡回去才行。你要做你相信的事情,如果这些事情不是你对品牌的设想,一定要挡回去,拒绝它。我们很擅长这个,我们通常会听从人们的意见,但只会去做我们确信的事情,而往往结果也是很好的。

 

但是你们做到了无数设计师的商业梦想——创造一只流行的手袋,这可等于生产了一只提款机。

Jack:哈哈,是的,但这是你无法计划的。事实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刻意保持小规模,我们对很多人、很多店、很多事情都说了“不”,我们很相信,你必须对你所做的事情保持诚实,我们相信纯粹。当然人们会建议各种各样的计划,希望我们马上在全世界的店里贩售,但是这样的话,我们很容易失控。所以我们只以我们觉得舒服的、可接受的方式发展。如今,我们年龄也慢慢长大,想起来,我们刚开始入行时实在是太年轻了。而如今我们到了这个年龄,已经准备好了,有了足够的才智来掌控一个全球化的品牌,我们能用正确的方式。如果在一开始,在24岁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做到这一切。

 

3年前,我们从记录片《The day before》中看到了你们对待这只手袋的严肃态度,看到了你们专业的制包技师。我想那也是为什么它大获成功的原因。

Jack:是的,这个师傅是意大利的,我们在意大利有自己的工厂,只生产我们自己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这只包袋那么精良,我们不断在推进我们的工艺。我们工厂的主理人是在Tom Ford时代曾效力于Gucci的,现在他专为我们工作,他有着无与伦比的手艺,对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我们不断吸纳这些具有远见和才能的人,同他们一起提升我们的品牌去到另一个层次。

 

如今的设计师都喜欢在故纸堆里找灵感,用二手衣设计诠释什么当代摩登。而你们显然走在不同的方向,对你来说,什么是摩登设计呢?

Lazaro:我们不喜欢回望时装的过去,不喜欢用时装历史作为自己的灵感,194019601970……不,我们不会这样。我们总是试图从时装之外找到灵感,譬如旅行、自然,这些和时尚毫无关系的东西,我们试图将各种元素融入我们的系列,你会看到层次、影印、拼贴……但你很难识别它真正的灵感来源。因为当很多不同的元素混合在一起时,你就获得了一个抽象的成品。我想我们参考的是当下,这是我们认为的摩登,它无关过去,而是关乎现在,我们生活的这分这秒,我希望我们的系列让人感受到我们如今身处的这个世界。这就是摩登设计。

Jack:上一个系列,我们受到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启发,我们运用了拼贴的手法,从tumblr上下载了很多图片,然后再创造它们。这些图像之间彼此毫无关联,它们只是因为各种偶然性充斥在一起,就好像我们现在面对的社会,我们被如此多有意义或者没意义的图像包围了,我们每天面对各种信息,我们希望我们的系列能传到这样的焦虑感。

 

你们似乎对影像和印花也是情有独钟。

Lazaro:我们用材质、简单的廓形和有趣的工艺改变衣物的表面。比如编制皮革、打孔、影像、镶饰等等,我们喜欢影像和数码,这些都帮助我们创造表面,我们是艺术学生,艺术深植在我们的设计中。

 

现在有很多设计师宣称被艺术影响,但他们只是简单地把艺术作品印在衣服上。

Lazaro:我们痛恨这种方式。

 

为什么?

Lazaro:这太简单了,毫无想象力。你可以取用一些东西,但必须确保它们变成自己的

Jack:我们喜欢提出一个概念。用一些毫无意义的影像制成新的表面,并不是去直接拷贝。比如这一次,我们用了Gerhard Richter的画,也去网络上下载了类似海滩人群等一堆没有意义的照片,我们将这些打印出来,剪开,重新拼贴。我们在上面镶饰,打孔。镶饰是设计师的绘画语言,我们在找来的图像上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了第二层图像,另你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

 

听上去的确创意十足,但你们的设计同时也保持了可穿性。

Jack:对我们来说,一切都关乎平衡,我们可以创造很有趣的、摩登的、技术含量很高的面料,那你必须让廓形保持简单、容易理解,有时候,你做夸张的廓形,那颜色和面料就要相对平稳。这个平衡很重要,不然你就会失去你的客户,你会失去渴望新装的女人。

Lazaro:很多单品我们知道我们不会卖出去,或者顶多买个三、五件、但是这对营造强烈的氛围和风格、传递品牌信息很重要。例如秋冬我们做了超大的白色皮质茧形外套,然后再用一些简单的裙装做平衡。我们在T台上风格强烈,但同时我们也有商业的一面,当你在T台不断超越的时候,也要注重实用的、低调的系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