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4
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0%,鲜蔬价格同比涨幅高达27.8%;PPI同比下降0.7%。CPI
与PPI 同比数据基本符合之前市场的预期,通胀在3
月份超预期上升之后回归下降,给逆周期政策的进一步推出留下了空间。公布的通胀数据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有一些差距,主要原因在是在于CPI
各组成部分的权重各不相同,比如鲜蔬价格同比涨幅对CPI
的影响大约为0.77个百分点,而对老百姓而言,实际生活影响幅度肯定会高于这一水平。与去年过多流动性导致通货高位运行的情况不同,蔬菜价格的持续高涨更多的是结构性的问题,房地产开发对城市菜地的侵占以及流通环节过高的收费恐怕是主要原因。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3%,比3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环比则比上月增长0.35%。从同比趋势上来看,工业增加值仍处在下降通道,并且呈现加速下降的态势,显示经济形势仍然不乐观,其中发电量同比增速仅为0.7%,环比也出现下滑。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较3
月份明显放缓,为2011 年以来最低。另外,同期公布的4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1%,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0.2%都低于市场预期,显示总需求放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宣布自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体现了监管层刺激经济的意图。通胀回落以及实体经济数据的下行共同促使了这一决策的推出。对于市场而言,无论是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还是经济的继续下行都是在预期范围之内,市场原有的运行格局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来源:《基金视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