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栏:从情绪周期判断当前市场

(2012-05-07 16:08:34)
标签:

杂谈

分类: 基金研究

        《股市心理学》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周期的五个阶段”理论。作者乔纳森•迈尔斯形象的刻画了市场周期的五个阶段,通过粗线条的分析,让投资者清楚了解自己所面对的市场类型,从而避免受外界环境影响作出错误的投资决定。市场之所以周期反复,是人性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大多数行为金融学理论一样,作者无时不刻在告诫读者,人的非理性行为在市场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并且人的非理性行为是系统性的,并不能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如何判断我们面对的市场类型变得十分困难,所幸的是“市场周期的五个阶段”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似乎可以在现实中稍加运用。
        从情绪周期出发,迈尔斯将市场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各个阶段各有其典型的行为特征:
        第一阶段――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在这个阶段中,市场已经稳定上升了数月甚至更久,期间几乎没有任何停顿。普遍存在对市场走势的过度乐观情绪,这种情绪相互传染,你不知道现在是否为买入的好时机。而且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投资和投机机会,但很难决策――投资者在太多的机会前无所适从。市场常常低估负面的政治或经济新闻的影响,甚至根本不理会。
        第二阶段――市场逐渐趋同。从财经记者到证券经纪人,专家与顾问们的建议变得越来越一致。他们经常提醒投资者:“市场很快将出现调整,甚至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与真正到达市场的巅峰还存在一定距离。”随着价格的不断创新高,投资者变得既兴奋又不安。你会不断地听到这样的评论:“市场在不断向前发展”、“市场正在走向不可预知的领域”、“市场正在试验新的成交幅度”。在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中,市场开始依靠它自己的错觉继续向前发展――上升势头越猛,人们越发相信这种趋势将得以持续,从而进一步推进这种发展势头。此时股票收益开始下降,市场开始频繁出现小规模的价格起伏。
        第三阶段――投资者变得更加贪心。 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所有股票的价格都已经很高或过高。推荐低价股票的内情通报越来越多,媒体上充斥着有关股票经纪业务的广告。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不再依据收益、价格分析等基本因素,那些较受欢迎的股票或领域吸引了大量的短期投机资金。财经杂志上充斥着为牛市提供佐证的文章。在投资大鳄或媒体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资金被投入到了稀奇古怪的投资计划中。原先得以控制的对投资前景的乐观情绪再次蠢蠢欲动。
        第四阶段――价格回落。 投资气氛发生180度大转变,并且迅速在市场上蔓延开来。这样的标题新闻大量出现:“数十亿股票市值顷刻蒸发,财富瞬间缩水”。负面消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媒体权威开始用以前被忽略的信息解释现在市场下跌的原因。投资者对负面新闻做出了过度反应,导致了股市的严重下跌。投资者在投资大众后面亦步亦趋,因急于抛售股票而遭受损失。市场陷入迷惘:市场观察家们并不能确定这只是一次性的市场下跌,还是长期或短期下降趋势,甚至是大萧条的开始。媒体开始谈论市场崩溃与金融灾难,监管者、政府机构及金融机构开始呼吁市场保持冷静。
        第五阶段――恢复。遭受严重损失后,很多投资者开始变得谨小慎微,不敢将资金投入市场。反应过度的现象逐渐弱化。由于前景暗淡,专家往往建议买入那些优质蓝筹股,或购入信誉卓著的共同基金信托产品。共同基金、单位信托、投资基金的数量迅速增加。证券营业网点附近的酒吧又开始高朋满座,市场信心开始恢复。
        从情绪周期的角度对现在的市场进行判断,经过前几年的盘整、下跌之后,A股逐渐回归理性,目前A股的整体估值水平基本处于十几年来的最底部,专家开始建议买入那些优质蓝筹股,市场似乎处于市场周期的第五个阶段——恢复的初期,尽管目前看来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当然,这仅仅是粗线条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还是要由市场进行验证。


 

本专栏作者: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管理部 丁 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