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华鑫专栏:沪深300的投资意义
沪深300成份股主要是大型企业,其涨幅在历史上不及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的中小盘指数的涨幅。从2005年以来的涨跌幅来看,沪深300指数基本逊于中证500指数。
涨跌幅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沪深300
|
-7.66%
|
121.02%
|
161.55%
|
-65.95%
|
96.71%
|
-12.51%
|
-25.02%
|
11.95%
|
中证500
|
--
|
100.68%
|
186.62%
|
-60.80%
|
131.27%
|
10.07%
|
-33.83%
|
12.18%
|
但是从
另一方面看,沪深300成份股,特别是银行业、石油石化等超大型企业的利润水平,却远远领先中小民营企业,在以价值投资为基点的证券市场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呢。
本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以中证500为代表的中小民营企业,主要从事高竞争性的、产业链下游的普通最终商品和服务业务,而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垄断性的占据资金、资源等产业链上游的一些关键性产业和市场。所以中小民营企业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市场高度竞争,导致利润率并不高,而大型企业垄断了中小民营企业的上游产业——如资金、资源、基础工业原料等,尽管中小民营企业通过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仍被大型企业所控制,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也被大型企业所获得。
这也就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民营企业家改做矿老板和高利贷债主的原因——转型到利润更高的产业链上游去。
在正常情况下,产业链上游与下游是可以共生的:经济比较景气的年份中,产业链下游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由于效率不及民营企业而基本从产业链下游退出)直接面对消费终端,在市场规模扩大、劳动力充沛和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快速的发展,因而其股票价格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产业链上游的大型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要客户,随着中小民营企业扩大产能,而获得高额的利润。当经济前景萧条时,国际市场环境首先变得恶劣,产业链下游的中小民营企业首先遭到冲击,而国内的市场规模相对有限,这就让产业链下游的中小民营企业最直接的面临外部市场变化和国内资金紧张冲击,利润快速降低。而产业链上游的大型企业失去中小民营企业的订单之后,其利润也会很快降低。
但是当人口红利不在、市场持续低迷时,问题就变得复杂。首先下游企业将持续萧条,上游企业在没有下游订单的条件下,仍可以通过国家支持来不断扩大产能,在上游企业集群内部体内循环,同时占有大量资金。这样从宏观来看,GDP增速仍旧很高,而下游企业的活力变得较低,上游企业仍然具有一定的盈利。
在这个时候,投资沪深300指数相关上市公司相对而言安全边际更高。
本专栏作者: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规划发展部 王 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