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中学朱河源校长
(2010-05-08 08:58: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中学部 |
历尽天华成此景
——记平山中学办学历程及朱河源校长
走进平山中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综合楼,学校依山而建,教学楼与公寓楼错落有致,布局合理。校园里,绿树成荫,草地碧绿如茵,英语角里,书声朗朗,书画长廊,丹青竟秀,整个校园,就像一幅充满活力的图画。
近年来,平山中学教学成绩稳步提高,荣誉一个个接踵而来。2002年被评为县一级学校,2007年被评为惠州市一级学校。2008年,中、高考成绩取得了历史的突破。中考上重点中学线人数85人,高考上线人数542人,入围率达62%,其中上重点一人,上本科68人,上大专A线153人,上大专B线320人,刘俐同学音乐单科成绩、总分分别获全县第一名。2009年高考成绩上重点5人,上本科线102人,上专科A线达到321人,高考入围率达70%,其中钟碧兰美术单科成绩,陈少松同学音乐单科成绩分别获全县第一名。
是什么原因使学校在短短的几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同心协力迎来学校发展的春天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朱河源校长带领全体教师,克服各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硬件建设方面,投入700万元,新建一幢8层学生公寓,增加了内宿生800多个床位。统建一幢7层教工家属楼,改造一幢4层旧厅房,解决了单身教师住房,及美术特长班无专业教室的困难。
特别是2007年,学校领导以申报市一级学校为契机,发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踊跃捐款支持办学,利用社会资金,在教学楼,宿舍楼的每层都安装一台自动节能饮水机,解决了 学生饮水困难,同时投入几十万元对校园绿化进行改造。
经过几年努力,整个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有标准的教学楼,多功能多媒体教室,宽敞明亮的阅览室,标准的篮球场、排球场和足球场等体育场所。
2008年,初中部与高中部施行分离。随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活力显著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显著提高,学校由此走上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
朱河源校长上任之初,就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面对着学生生源差,师资力量薄弱的平山中学,出路在哪里?
他经过反复思考讨论,最终提出了办美术特长班为突破口,走特色办学之路,由特色办学到品牌办学。显然这种思路和做法是可行的。随着惠州建设文化大市的深入,需要更多文化、艺术类人才。而现在艺术类人才在就业方面,一直被看好。更主要的是艺术类考生,高考文化分较低,升学率高,能为更多不能上理科普通大学的学生,提供一个升学成才之路。
认识统一了,思路清晰,朱河源校长便立马着手整合教学资源,决定在2007年以班编制开始招3个美术特长班,这个决定标志平山中学特色办学的起点,也标志着平山中学把自身弱势转化为优势的开始,使平山中学赢在起跑线上。
这3个特长班,现在学习情况怎么样?采访中我问起此事,朱河源校长告诉我,从学生一进学校老师就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使学生们充分认识自己树立信心,重新调整目标,明确方向。逐步形成学生愿学、爱学、教师乐教的气氛。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成绩优秀。
以人为本,凝聚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学校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学校要发展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优秀,爱岗敬业,工作扎实的教师队伍。为此平山中学实施了“五个工程”:“师德工程”、“名师工程”、“互扶工程”、“达标工程”、“教研工程”。
一、师德工程:高尚的师德是育人之本,着重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教师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倡导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树立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二、名师工程:为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使学校真正成为“名校”。学校一直重视名师的培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教学中脱颖而出。学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教育活动。先后组织年青骨干教师去惠州一中,湖北、湖南、河北、宁夏等名牌中学参观学习。如今,该校已涌现省市骨干教师50多名。
三、帮扶工程:即要求年青教师多与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教师交流学习。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整体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四、达标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在职研究生,计算机培训、普通话达标、法制教育、新课程培训、心理健康课程培训等。学校计算机考核、普通话测试、新课程培训都是100%合格。全校初、高中专任教师学历98%达标。
五、教研工程:狠抓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管理的完善,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鼓励教师勤奋钻研,调动教师的学习之风,教研之风,使大家的理论和教研意识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学校教研成果也取得显著的成绩,2008年有9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德育教育有声有色
当代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品德,平山中学十分重视,并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教师中树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首先是一位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在这个问题上,朱河源校长提出将养成教育为德育的切入点,开展综合德育月活动,以活动来教育人,以环境来熏陶人,以行为来约束人,组成以德育处、年级、班级三级管理体系。具体做法是,实施以“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管理机制。引导学生遵守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运用量化评比的方法,评出文明班、文明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组织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端正学生认识态度。同时注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平山中学提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成特色,十年树品牌”的目标,正一步步得到实现。今天,“平中”人在朱河源校长的领航下,以昂扬的斗志,百倍的信心扬帆起航;迈向省一级学校,迈向特色学校,迈向品牌学校……我们有理由坚信,有“平中”全体师生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有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平中”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