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坛小学实验学校校长朱文辉
(2010-05-08 08:51: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学部 |
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南坛小学实验学校校长朱文辉访谈记
题记:一个校长,应该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我的办学思想是:让教育充满爱,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每一个孩子在校园里幸福的成长。
一个校长,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我的办学理念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教师幸福的工作。
一个校长,应该有自己的办学远景。我的办学愿景是:“办理想学校。而理想学校的界定则是由学生和教师快乐地学习,愉快的工作,师生的幸福,和谐指数中得来。”这段话是从南坛小学实验学校校长朱文辉的一篇学术探讨文章中摘录下来的。这个来自湖北省洪湖市实验中学,有着34年教龄,享受政府津贴待遇的校长,2007年,来到南坛小学实验学校后,把以上的“三个一”作为自己的施政纲领,不遗余力的践行着。
善于反思的领导者
参加过2002年国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的“第一期全国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和2004年中央党校举办的“第八期战略与管理研修班”学习的朱文辉,作为全国优秀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到过欧洲十五国参观考察西方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领导者,不管是对教师、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有一套独特的管理理念,在当初从湖北省来到广州、深圳、惠州等地区的学校进行考察时,朱文辉就对沿海地区盛行的各种形式的私立学校作过了仔细的调研。
朱文辉校长觉得:民办学校要想办成一所名校,打响自己的品牌,不仅需要靠宽阔的校园,豪华的建筑来定位,比这更重要的还是靠领导者的管理艺术和教师的个人修为,人格魅力。他把这些归纳为“人的因素,教师第一”法则。
怎样办好一所优质学校?朱文辉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学校是把孩子们集中起来,系统探究知识的地方。可是许多时候我们的管理者却发现,虽然学生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但是很多孩子却不愿意以注入式的方法来学习。他们面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总是希望弄清楚来龙去脉,对未知世界总会问为什么。学生们对设置好的程式化教学毫无兴趣,不少孩子来学校并不是喜欢听课,只是因为可以在这里找到玩伴。还有些孩子喜欢读书,却不喜欢语文课;好多孩子喜欢运动却不喜欢体育课;孩子们非常愿意表现自我,与同学说话滔滔不绝,甚至眉飞色舞,在课堂上,在老师面前,却是谨言慎行,木讷寡言。
学生的现状如此,老师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有些学校推行一些无缝隙,全覆盖的纯制度化管理,教师们忙于按规范化的制度行事,机械式的完成任务,幸福感和创造性完全湮没在繁忙的工作中,怎么能塑造好学生们的完美个性?
在采访中,朱文辉富有激情地说:“一所学校,校长应该把教师摆在第一位,从每一个角度开发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关心他们的生活需求,教师们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身心成长。”
敢于实践的带头人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其根本原则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也就是一切努力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每一位受教育对象个性生命的充分绽放。同时也决定了衡量一切教育行为成败得失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走进南坛小学实验学校,呼吸着沁人心脾的花木清香,沿走廊而行,映入眼帘的都是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集锦,记在这一帧帧欢乐的画面。有学生与外教互动的场景、有参加各类才艺大赛的照片、还有野外游玩、小发明、小制作、学科竞赛等许多特色活动……
校长朱文辉把这些活动综合起来,命名为“南坛小学实验学校八节”,让孩子们每个月都可以过上学校自己定出的节日。“艺术节、书香节、体育节、美术节、科技节、亲子节……”,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开办校园电台、编写校报、参加征文竞赛、举办科普活动周、创办个性化展板等,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质疑,学会表现。利用一切因素挖掘学生的潜能,彰显学生的个人魅力,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而不遗余力。朱文辉把这一切归纳为“活动激励法”。
提倡“激励教育,赏识教学”,是朱文辉在南坛小学实验学校实施的一项铁规定。他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多几把尺子,不要只盯着学生的缺点不放,从而产生偏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和强项,找出学生的每一个长处,并予以适时表扬,树立学生的成就感。他还要求班主任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帮助孩子们设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按照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目标。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把目标定为近期,甚至是当时就能实现,这样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有成就感。而对高年级学生,就应该适当定出远一点的目标,让他们学会对目标的规划。为避免孩子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弯路或失去目标,他要求教师为学生建立“月份反馈表”,对学生每月的表现作出及时反馈,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增强孩子们的上进心。的确,只要你仔细去观察每一个“南坛小学实验学校”的学生,就会发觉所有的学生都是抬头挺胸,面带幸福的微笑,表露出一种特有的自信和气质。
在工作中体验幸福
现代的教育战线,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想方设法到处去挖人才,找名师,寻大师,却不知这些人就在身边,每一个教育者都可以是“大师”!就像象棋里的棋子,每一颗子都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看你怎么摆放与行走!
朱文辉认为,人在职场中往往因为幸福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投入。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给别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像教师一样,面对的永远都是活泼的生命,耕耘的是肥沃的土壤,收获的是纯洁的果实。如果教师没有在职业生涯中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也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反之,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自身的职业理想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并由此产生一种自我满足感和自我愉悦感,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动力,对他们的工作情绪和教育热情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对教师的管理中,朱文辉常用的工作方法是“表扬在大会上,批评在办公室。”无论是对犯了错误的教师还是学生,他一贯的作风是允许犯错误,宽待失败者。他常对师生说:“一个人只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勇于改正错误,才能迅速成长,走向成熟。”因此,他尽可能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让他们在繁杂的事务中,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工作激情,享受工作中的幸福与快乐。
南坛小学实验学校作为一所条件优越的民办学校,学校中教师的福利待遇是比较高的。但是朱文辉认为要不断提升教师们的幸福指数,还必须实行人文化管理,积极倡导“少一点强制,多一点尊重;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的民主作风。教师生日,送上一束鲜花;教师生病,送上一句温暖的问候;教职工家里有困难,适当给予雪中送炭;子女升学,送去一声祝贺;教师工作有了成绩,让他们听到掌声。对教师的关怀不在事大事小,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适当的评价,哪怕是一次善意的批评,都会让教师倍增幸福。这种幸福感换来的结果是:人人奋勇向前,各个力争上游,学校获得的市、省、国家级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数十项。名师、名人层出不穷。
从学习中享受快乐
孩子是歌,需要聆听;孩子是舞,需要欣赏;孩子是花,需要浇灌;孩子是树,需要培育。
学校的中心工作都是围绕着学生而开展,所以需要紧贴学生的生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朱文辉要求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中,必须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强化,逐步形成孩子的优势和特长。使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展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头、挺胸、微笑,在校园里快乐的学习,茁壮的成长!
南坛小学实验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就像一个个导演,用他们的尊重、信任、理解、赏识去竭力发现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智能,使每一节课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南坛小学实验学校的教师们也像一团火种,用他们蓬勃的热情点燃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火花,让每一节课都充满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展现出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华。
南坛小学实验学校的教师们更像一群伯乐,开启着学生们智慧的大门,使他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着未知的答案。
学校开设的经典诵读,直映识字,外教口语课,免费兴趣课,夏季游泳课,把学生个性、优势和特长尽情展示出来。在今年春季组织春游活动中,旅游公司的导游与这批小学生赛背诵唐诗,结果让同学们占尽优势,学生们一首接一首不停地背诵让他们十分惊奇,自叹不如。
今年五月南坛小学实验学校又承担了接待四川地震灾区“三江小学”的任务,学生的热情,教师们悉心的照料,学校全方位的关怀,让这些灾区的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中。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感染着“三江小学”的同学们,一节节精彩的课程,吸引着“三江小学”的孩子们,一幕幕动人的文艺节目,使“三江小学”的学生们陶醉在欢乐的气氛中。这次完美的互动和接待,使三江小学的孩子们感受到来自惠州的温暖,也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永远追求理想的人
五十几岁的朱文辉,从家乡退居二线,按说什么也不缺,他可以享受舒适的生活,找找乐子。但是作为一个党培养几十年的老教师、老校长,教育是他一生热爱的事业,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有责任为党培养出大批的教学精英,为祖国育出更多栋梁之材。
对待教师他擅长知人善任,用其所长。在工作中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让他们享受工作中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有一位青年的音乐教师,性格活泼开朗,对工作与生活充满了热情与激情。有一次,她与同事聊天的时候,谈到了她的职业理想,她说只要给她一个好的平台,她就敢闯敢冲,她就有信心把学校舞蹈队带出成绩,带出特色。朱文辉校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为她提供了发挥其特长的机会,让她在教学之余,负责管理学校舞蹈队的训练工作。这位教师接受任务后,工作热情高涨,她利用业余时间精心策划节目,并对舞蹈队成员进行规范、严格的训练。为了让舞蹈队在各项比赛中能出类拔萃,这位老师常常加班加点,在节目的挑选、编排、穿插上狠下功夫;为了提高舞蹈队的动作质量,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在老师和孩子们共同的努力下,两年来舞蹈队在惠州市、区各项比赛中佳绩斐然;今年八月底,这位老师还将带领这班孩子赴汕头参加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如今,学校舞蹈队在惠州已小有名气。还有一位语文教师,大学毕业后在学校工作不到两年时间,教导处便推荐她参加惠州市阅读指导课比赛。当时,不少教师对她缺乏信心,甚至有小部分老师持反对态度,担心她会把比赛搞砸,影响学校声誉。朱文辉校长经过深入调查后,认为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有着饱满的热情,肯钻研、能克苦,应该给予她不断完善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机会。于是,他鼓励这位教师勇敢面对挑战,好好珍惜这一成长机会。结果,这位老师不负众望,不但取得了惠州市第一名,而且还被推荐到广东省参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对待学生向他提出的合理要求,作为一校之长的朱文辉感到特别高兴,总是想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如开设游泳课,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而增设,这一课程也成为了学生的最爱。
他曾当着全体教师郑重的宣布:“考试期间,什么课都可以停下来,就是体育课不能停,学生的爱好,就是他们快乐的源泉。”朱文辉把这门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称之为“磨刀不误砍柴工。”
“教育,是一份爱的事业。校园是教师和孩子们共渡一段美好时光的地方。”这是朱文辉对一生钟爱的教育事业的宣言。从他来到学校近三年的时间里,学生在文化学习上,在各种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有几十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成就。他的目标就是让学校成为一所理想的学校,让学生在爱的包围中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