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航手术刀(2011.10)
(2011-10-11 11:57:02)
标签:
评论杂谈 |
分类: 前面 |
文 Amartya De,Frost & Sullivan(亚太区宇航与防务资深顾问)
当很多航空公司对航空出游的变化感到头疼时,澳航(Qantas)已作出反应。8月初,该公司CEO Alan Joyce 宣布将对其国际业务进行大手术。尽管整个公司盈利强劲,但国际业务预期为澳航在今年带来2.16 亿澳元的亏损,该业务在其过去15 年历史上,也只在个别年份实现过盈利。
用澳航以及澳洲本身地处偏远来解释其国际业务的长期亏损是说不过去的,这与全球航空业的增长大潮相悖。来自欧洲航线的白热竞争以及亚洲航线廉价航空的分羹才是主因。澳洲枢纽本身的高成本更对此雪上加霜,更不要提阿提哈德航空、新航、新西兰航以及Skywest 针对澳航的多重结盟。
为实现国际业务扭亏,澳航的手术刀挥向了几方面,包括通过与寰宇一家成员的马航加强在欧洲航线上的伙伴关系,同时明年增开悉尼- 圣地亚哥航线,以代替对手自中东前往南美的航线;更引人注目的是澳航决定在东南亚开设一家面向高端市场的基地航空公司并在日本建立旗下捷星航空的新合资公司。
新的高端东南亚航空公司,将能为澳航的国际业务带来重大提振,因为这将能为其获得高端以及企业客源。新的高端航空公司将经停吉隆坡或新加坡,能连接中国与印度市场,理论上将能将澳洲前往东南亚的高端旅客集中到这个枢纽,然后再转飞中国或印度。问题在于,这将直接与同样专注与高端客源的新航和马航构成直接竞争,若澳航与马航的联盟作用不彰,倒是替代之选。
一家立足于东南亚的高端航空与一家立足日本的廉价航空还能为澳航提供两个更靠近中国的枢纽并增强其在亚洲的布局。这将增强澳航已在越南、新加坡以及澳洲本土设立的运作。澳航的扭亏计划还包括110 架A320 飞机,以支持这家位于东南亚的高端航空、捷星日本合资公司,并增强捷星在新西兰、新加坡、越南和澳洲的运营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澳航对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深耕蓝图,在欧洲航线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这得到Joyce 重点勾勒。在现时澳航执飞上海及香港航线,旗下的捷星执飞中国8 个城市至新加坡的航线以外,澳航也表明了增加捷星越南至中国航班的意欲。
这一系列措施能改变澳航目前处于“世界尽头”的不利境地,彻底成为一家网络型航空公司。在利用合资公司、寰宇一家联盟及新品牌的合力下,澳航追求多年的与一家东南亚主要网络型航空公司的合并计划,估计将因此被摒弃。
(本文为作者向本刊的特供稿件。译者ully,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