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即是多:包装“变脸”(2011.08)

(2011-07-23 15:37:09)
标签:

世界观

文 曲奇

 

随着环保意识的深入,过度包装愈来愈遭人诟病。现在的问题是,除了回归平装版本,能不能继续向前再走一步?

少即是多:包装“变脸”(2011.08)

 

从去年开始,包装设计的风向标便是玩极简,如今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彪马的环保包装Clever Little Bag(我喜欢把它直译为“聪明小袋”)获得Dieline 包装设计大赛全场大奖。它是彪马与旧金山知名工业设计师 Yves Behar 合作的结晶,旨在尽可能减少由传统鞋盒造成的浪费。项目周期长达21 个月之久,设计师在考虑了两千多个主意,制作了四十多种模型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其实根本不需要鞋盒。

这款包装由一块纸板和一个布袋构成。它去掉传统鞋盒的顶盖和底部,只保留四个侧面作为支撑骨架,然后用袋子一套,并将袋子的拎手穿过侧面预留孔洞。这样既节省纸板用料,也不需要另给顾客提供装鞋盒的袋子。方便携带,又可以像普通鞋盒那样堆放,且布袋还能反复使用。此外,纸是百分百再生纸,布是可回收涤纶无纺布。总之在高扬环保大旗的同时,又劲显创意新颖潮酷有型,简直风头出尽,正可谓“无盒胜有盒”。

据称仅此包装便可让彪马节约八千五百吨纸、两千万兆焦耳电力、一百万升燃油和一百万升水。这还不包括在运输过程中节约的五十万升柴油,以及因为不再需要购物袋而省下的两百七十五吨塑料。

它让我不由得联想起此前Antrepo 产品设计工作室为威猛先生、红牛、品客、能多益等国际知名品牌创作的一系列极简主义包装。最简约的版本连包装上的贴纸都不复存在,产品LOGO 等信息只用单色直接印在瓶子上。虽然其实验动机是源于对现实生活中视觉信息泛滥的反思,但从环保的角度考量,倘若此类极包装能大批量投入使用,仅快速消费品行业便能降低多少消耗。

众所周知,中国是盛产“过度包装”的国度。很多进口产品本来是简装的,但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不得不专门配备豪华礼盒,以适应国情。中消协早就明确指出,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从2010 年4月1日起也开始实行,其中明确规定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 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即便如此,种种豪华乃至“超豪华”包装依旧横行于货架之上——看看月饼盒的花哨程度就知道了。

关于绿色包装,国际上通用的是“5R+1D”原则,第一条便是包装减量化(Reduce),然后才是重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对使用过的包装物进行统一回收(Reclaim)、拒绝使用非生态材料(Refuse)、尽量选用降解快或可完全降解的材料(Degradable)。

月饼季又至,真期待有一天月饼盒都能遵循以上原则。可是呢,怀旧的油纸包装在功能性上也确实有软肋。又或者,我们应该请Yves Behar 先生再次出手,给咱的月饼也设计个“无盒胜有盒”的包装——这对环保作出的贡献,可比给彪马整个鞋袋子强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