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心理传媒人心灵成长心理---“阳光长廊”里的记者
(2010-10-08 14:20:29)
标签:
王裕如台湾心理压力平均线阳光杂谈 |
华夏心理传媒人心灵成长心理---“阳光长廊”里的记者心理沙龙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陌生的领域也是崭新的领域。有时候,趣味就是来自于陌生、崭新、鲜活。
当我与上海知音咨询公司负责人、记者心理沙龙的创办者、心理咨询专家王裕如面对面交谈时,还真没想到这门学科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还真没想到我的一些同行面对种种压力,还真有办法,找了个心灵交流的私人空间,还取名为阳光长廊。就在洒满阳光的长廊里,我开始了我的采访……
心理咨询很正常
说心理,有必要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叫心理?心理是指人们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头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应。心理现象以脑的活动表现出来,即为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体现着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王裕如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说得通俗一些也可称为“心理医生”。知天命的王裕如将她生命中最宝贵的十多年时间奉献给了心理学,接触了大量个案,写了28本专著,10年内连续不断为全国6家报刊撰写心理咨询专栏文章。
王裕如渐渐将话题引入记者心理沙龙。她说,这么多年为报刊写专栏文章,到电视台当嘉宾,做策划,接触了近百个记者。也许,记者们知道她是个心理医生,都愿意同她谈心里话。久而久之,王裕如对这个职业群体有了较深的了解,不少记者的精神心理压力很大。他(她)们工作紧张,整天忙碌,生活没有规律,随时处于应急和超负荷的工作态势。王裕如说,你不要看他(她)们整天与人打交道,这是工作压力下的表象,其实他(她)们的私人生活空间很小,与人心灵交流的机会很少。
凭我的职业敏感,我知道王裕如说得比较保守。其实,有些记者已经出现异常心理,诸如孤僻、易怒、固执、轻率、自卑、焦虑、多疑、嫉妒等心理反应随处可见。这种异常心理严重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妨碍了工作、家庭和事业。异常心理用心理学的语言称之为“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是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均与常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给人一种“脾气古怪”的感觉。
王裕如笑笑说,记者也是人,人所共有的心理状态记者也有,这很正常;不过,真正称为心理不健康,或者说有人格障碍的,毕竟少数,但心理压力重确是不争的事实。于是,王裕如在上个月26日创办了一个记者心理沙龙,为一些心理压力较重的记者提供了一个咨询、交流的空间。不到一个月,已有近20个记者成为这个沙龙的成员。
30岁左右是困惑期
王裕如的言语里跳出了一个新名词:精神按摩。在欧洲,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被认为是最美妙的一种精神按摩方式。它能使人的心理获得突然面对平原和高空那样的豁然开朗、神清气畅与舒适平和的感觉,还能促进人的理解力和进取心,使人变得善解人意,充满激情。需要精神按摩的人各个年龄段都有,但相对来说30岁左右的人比较多。记者心理沙龙里的成员大部分是这个年龄段的人。
王裕如解释说,从心理学来说,40岁是个“分水岭”。对记者而言,40岁以上基本适应了社会,适应了工作,心理也调整好了。因为,成功的便成功了,出名的也出名了;如不成功不出名的,欲望也消退了。这叫心智成熟,相对稳定。而30岁左右是个困惑期,而且女性比男性多,记者心理沙龙里绝大部分是女性。她们综合压力高,既有家庭压力,也有工作压力。结婚进入磨合期,与丈夫磨合,与婆家磨合,且孩子又小,家庭压力很重;在工作上又是追求成功的高峰期,常常是日夜奔波,疲惫至极。于是,处于家庭与事业的倾轧之下,矛盾多了,心理压力重了,原本有条不紊的心理状态变得紊乱不定,困惑也就在所难免了。此外,30岁左右的女性记者如仍是单身,她还面对恋爱的焦虑和困惑。有道是:女大当嫁。有些女性大了嫁不出去无所谓,有的可不是无所谓,而是无形中产生一种心理压力。
王裕如也曾为一些单身女性记者说过媒,可一些择偶男性列出的条件中有几个不要,第一个不要就是女记者。我听了有点惊讶:为啥?王裕如便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说,记者的生活没有规律,每天处于紧张状态,且难以控制;现在的一些成功男士择偶首选女护士、女教师、尤其是从事幼教的女教师。道理很简单,组建家庭是为了生活,他们要的是有生活规律的贤妻良母。王裕如说,现在择偶出现一种新动向:成功女士找生活型的男人,养花养草养老公,她们意志独立,经济独立,足够强大;反之,成功的男士找生活型的女人,这是传统的返璞归真。听王裕如这么一说,难怪有些30岁左右的单身女记者心理压力重而又重。
半夜电话说老公
说到个案,王裕如可以拎出一大串。因为涉及到同行,我难免有点犯难,只能选择一二,看看30岁左右的女记者心理压力有多重?
王裕如说,前两天半夜里接到一个电话,来电的是外地某杂志编辑部主任,是个30岁的女性。她刚生下孩子没几个月,正在处理离婚事件。
王裕如早已习惯“心理医生”这个行当,不但要耐心地听,还得针对对方心理压力予以疏导。这种电话常常是以小时来计算的。那位编辑部女主任有点“痛说家史”,说老公做生意,只顾自己,全世界地出差,不关心她,不关心孩子,一倒在床上就睡得沉沉的,推也推不醒。她气不过,躺在老公身边与人家电话调情。她说,她需要爱情,需要原来的感觉。她说,宁可一个人带孩子,也不能忍受无爱的婚姻。王裕如耐心地听,让对方在电话里释放压力,随后又耐心地开导……
她告诉我,其实这时夫妻双方心理压力都大,男的做生意,心理压力不言而喻;女的压力更大,既有工作压力,又有家庭压力,既要管编辑部工作,又要管孩子,双重压力压得她心理发生变化,一变化麻烦事情就多了,诸如夫妻感情、夫妻生活等等。王裕如说,其实爱情是个抛物线,其形态在一生中会不断发生变化,有高有低,有低有高,不会像初婚时亲亲密密的永远不变,关键是要相互体谅相互理解,调整心态,熬过困难,这条抛物线又会重新走高。
夜半上门诉苦恼
有的女记者心里郁闷时,就会想到王裕如老师,打电话倾诉不过瘾,便找上门去,甚至夜半时分还非得要上门找王老师聊聊。王裕如对记者有求必应,耐心出奇的好,你要来就来吧。
夜晚11时多了,一个27岁未婚的女记者上门来了。这个女记者还真逗,见了王裕如的丈夫,惊呼道:哇,你竟有一位这么帅的帅哥。弄得王裕如笑红了面孔。
这位女记者自己承认心理有问题,说跑采访同人交往有困难,总与人家走不近,每天跑来跑去的工作压力很大,又没空谈恋爱,只觉得孤孤单单的一点没劲……一个多小时谈下来,时针已指向子夜的零时30分。王裕如劝她住下,她想了想后还是离去了。
王裕如说,心理有问题的记者不是一个两个,这很正常。任何人的心理都可能出现不健康的倾向,而且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会直接影响对周围事物的正确判断,甚至导致决策失误,直接影响到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她说,在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人的心理时刻都在受到不可避免的震荡。所以,如何加强自己对外部事件的承受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处理好决定事业成败的人际关系尤其显得重要。
台湾记者也来放松
阳光长廊记者心理沙龙创办以后,已举办过两次集体活动。王裕如作了充分准备,还邀请了沪上一些心理咨询师在阳光长廊等候。谁知,第一次活动时,原先报名的16个记者,因突发的采访任务,有不少人迟到,还有人请假不来了。王裕如笑笑说,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没有规律,变化大,节奏快,难怪有些记者心理压力很重。
第二次活动就在1月15日下午,阳光长廊确实阳光融融。王裕如对前来参加活动的7个记者作了心理测试,只有一个记者达到平均线以上,其他6位记者一半在平均线,一半在平均线以下。王裕如说,平均线以上能轻松处理压力,在平均线的偶尔会紧张,平均线以下的心理压力较大。这7个记者中,有两位台湾来的男记者,他们也说工作紧张,整天奔来奔去的心理压力很重,但没有办法,要吃饭要生存,必须面对压力。他们来聊聊天,放松放松,顺便拍点镜头。
我问,这些记者聊点什么?王裕如说,多半聊工作,什么工资低啦,稿子写了发不出啦,疲劳啦,担心被淘汰啦……王裕如说,压力有两种,一种是事实压力(包括工作压力),另一种是心理压力。两种同为压力,可是心理压力的比率会扩大数倍。由此产生的心理不健康会导致3种结果:人际关系一塌糊涂;自卑自恋悲观失望;无法掩饰痛苦,常常忧伤流泪。
阳光长廊是个空间是个平台,有阳光,有座位,有茶水,有热心人,有理解,是需要心理咨询的记者坐坐聊聊聚聚的好去处,用精神按摩的方式来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
小资料:
健康心理的标准:
“成熟者”模式
(1)能主动、直接地将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中。
(2)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
(3)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好坏优劣都如此。
(4)能够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
(5)能够形成各种技能和能力,专注和高水平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6)自我形象现实、客观,知道自己的现状和特点。
(7)能着眼未来,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自我实现者”模式
(1)良好的现实知觉。
(2)接纳自然、他人与自己。
(3)自发、坦率、真实。
(4)以自身以外的问题为中心。
(5)有独处和自主的需要。
(6)功能发挥自主。
(7)愉快体验常新。
(8)有神秘和顶峰的体验。
(9)有社会兴趣。
(10)人际关系深刻。
(11)有民主性格结构。
(12)有创造性。
(13)不随波逐流。
心理咨询很正常
说心理,有必要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叫心理?心理是指人们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头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应。心理现象以脑的活动表现出来,即为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体现着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王裕如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说得通俗一些也可称为“心理医生”。知天命的王裕如将她生命中最宝贵的十多年时间奉献给了心理学,接触了大量个案,写了28本专著,10年内连续不断为全国6家报刊撰写心理咨询专栏文章。
王裕如渐渐将话题引入记者心理沙龙。她说,这么多年为报刊写专栏文章,到电视台当嘉宾,做策划,接触了近百个记者。也许,记者们知道她是个心理医生,都愿意同她谈心里话。久而久之,王裕如对这个职业群体有了较深的了解,不少记者的精神心理压力很大。他(她)们工作紧张,整天忙碌,生活没有规律,随时处于应急和超负荷的工作态势。王裕如说,你不要看他(她)们整天与人打交道,这是工作压力下的表象,其实他(她)们的私人生活空间很小,与人心灵交流的机会很少。
凭我的职业敏感,我知道王裕如说得比较保守。其实,有些记者已经出现异常心理,诸如孤僻、易怒、固执、轻率、自卑、焦虑、多疑、嫉妒等心理反应随处可见。这种异常心理严重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妨碍了工作、家庭和事业。异常心理用心理学的语言称之为“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是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均与常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给人一种“脾气古怪”的感觉。
王裕如笑笑说,记者也是人,人所共有的心理状态记者也有,这很正常;不过,真正称为心理不健康,或者说有人格障碍的,毕竟少数,但心理压力重确是不争的事实。于是,王裕如在上个月26日创办了一个记者心理沙龙,为一些心理压力较重的记者提供了一个咨询、交流的空间。不到一个月,已有近20个记者成为这个沙龙的成员。
30岁左右是困惑期
王裕如的言语里跳出了一个新名词:精神按摩。在欧洲,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被认为是最美妙的一种精神按摩方式。它能使人的心理获得突然面对平原和高空那样的豁然开朗、神清气畅与舒适平和的感觉,还能促进人的理解力和进取心,使人变得善解人意,充满激情。需要精神按摩的人各个年龄段都有,但相对来说30岁左右的人比较多。记者心理沙龙里的成员大部分是这个年龄段的人。
王裕如解释说,从心理学来说,40岁是个“分水岭”。对记者而言,40岁以上基本适应了社会,适应了工作,心理也调整好了。因为,成功的便成功了,出名的也出名了;如不成功不出名的,欲望也消退了。这叫心智成熟,相对稳定。而30岁左右是个困惑期,而且女性比男性多,记者心理沙龙里绝大部分是女性。她们综合压力高,既有家庭压力,也有工作压力。结婚进入磨合期,与丈夫磨合,与婆家磨合,且孩子又小,家庭压力很重;在工作上又是追求成功的高峰期,常常是日夜奔波,疲惫至极。于是,处于家庭与事业的倾轧之下,矛盾多了,心理压力重了,原本有条不紊的心理状态变得紊乱不定,困惑也就在所难免了。此外,30岁左右的女性记者如仍是单身,她还面对恋爱的焦虑和困惑。有道是:女大当嫁。有些女性大了嫁不出去无所谓,有的可不是无所谓,而是无形中产生一种心理压力。
王裕如也曾为一些单身女性记者说过媒,可一些择偶男性列出的条件中有几个不要,第一个不要就是女记者。我听了有点惊讶:为啥?王裕如便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说,记者的生活没有规律,每天处于紧张状态,且难以控制;现在的一些成功男士择偶首选女护士、女教师、尤其是从事幼教的女教师。道理很简单,组建家庭是为了生活,他们要的是有生活规律的贤妻良母。王裕如说,现在择偶出现一种新动向:成功女士找生活型的男人,养花养草养老公,她们意志独立,经济独立,足够强大;反之,成功的男士找生活型的女人,这是传统的返璞归真。听王裕如这么一说,难怪有些30岁左右的单身女记者心理压力重而又重。
半夜电话说老公
说到个案,王裕如可以拎出一大串。因为涉及到同行,我难免有点犯难,只能选择一二,看看30岁左右的女记者心理压力有多重?
王裕如说,前两天半夜里接到一个电话,来电的是外地某杂志编辑部主任,是个30岁的女性。她刚生下孩子没几个月,正在处理离婚事件。
王裕如早已习惯“心理医生”这个行当,不但要耐心地听,还得针对对方心理压力予以疏导。这种电话常常是以小时来计算的。那位编辑部女主任有点“痛说家史”,说老公做生意,只顾自己,全世界地出差,不关心她,不关心孩子,一倒在床上就睡得沉沉的,推也推不醒。她气不过,躺在老公身边与人家电话调情。她说,她需要爱情,需要原来的感觉。她说,宁可一个人带孩子,也不能忍受无爱的婚姻。王裕如耐心地听,让对方在电话里释放压力,随后又耐心地开导……
她告诉我,其实这时夫妻双方心理压力都大,男的做生意,心理压力不言而喻;女的压力更大,既有工作压力,又有家庭压力,既要管编辑部工作,又要管孩子,双重压力压得她心理发生变化,一变化麻烦事情就多了,诸如夫妻感情、夫妻生活等等。王裕如说,其实爱情是个抛物线,其形态在一生中会不断发生变化,有高有低,有低有高,不会像初婚时亲亲密密的永远不变,关键是要相互体谅相互理解,调整心态,熬过困难,这条抛物线又会重新走高。
夜半上门诉苦恼
有的女记者心里郁闷时,就会想到王裕如老师,打电话倾诉不过瘾,便找上门去,甚至夜半时分还非得要上门找王老师聊聊。王裕如对记者有求必应,耐心出奇的好,你要来就来吧。
夜晚11时多了,一个27岁未婚的女记者上门来了。这个女记者还真逗,见了王裕如的丈夫,惊呼道:哇,你竟有一位这么帅的帅哥。弄得王裕如笑红了面孔。
这位女记者自己承认心理有问题,说跑采访同人交往有困难,总与人家走不近,每天跑来跑去的工作压力很大,又没空谈恋爱,只觉得孤孤单单的一点没劲……一个多小时谈下来,时针已指向子夜的零时30分。王裕如劝她住下,她想了想后还是离去了。
王裕如说,心理有问题的记者不是一个两个,这很正常。任何人的心理都可能出现不健康的倾向,而且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会直接影响对周围事物的正确判断,甚至导致决策失误,直接影响到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她说,在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人的心理时刻都在受到不可避免的震荡。所以,如何加强自己对外部事件的承受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处理好决定事业成败的人际关系尤其显得重要。
台湾记者也来放松
阳光长廊记者心理沙龙创办以后,已举办过两次集体活动。王裕如作了充分准备,还邀请了沪上一些心理咨询师在阳光长廊等候。谁知,第一次活动时,原先报名的16个记者,因突发的采访任务,有不少人迟到,还有人请假不来了。王裕如笑笑说,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没有规律,变化大,节奏快,难怪有些记者心理压力很重。
第二次活动就在1月15日下午,阳光长廊确实阳光融融。王裕如对前来参加活动的7个记者作了心理测试,只有一个记者达到平均线以上,其他6位记者一半在平均线,一半在平均线以下。王裕如说,平均线以上能轻松处理压力,在平均线的偶尔会紧张,平均线以下的心理压力较大。这7个记者中,有两位台湾来的男记者,他们也说工作紧张,整天奔来奔去的心理压力很重,但没有办法,要吃饭要生存,必须面对压力。他们来聊聊天,放松放松,顺便拍点镜头。
我问,这些记者聊点什么?王裕如说,多半聊工作,什么工资低啦,稿子写了发不出啦,疲劳啦,担心被淘汰啦……王裕如说,压力有两种,一种是事实压力(包括工作压力),另一种是心理压力。两种同为压力,可是心理压力的比率会扩大数倍。由此产生的心理不健康会导致3种结果:人际关系一塌糊涂;自卑自恋悲观失望;无法掩饰痛苦,常常忧伤流泪。
阳光长廊是个空间是个平台,有阳光,有座位,有茶水,有热心人,有理解,是需要心理咨询的记者坐坐聊聊聚聚的好去处,用精神按摩的方式来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
小资料:
健康心理的标准:
“成熟者”模式
(1)能主动、直接地将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中。
(2)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
(3)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好坏优劣都如此。
(4)能够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
(5)能够形成各种技能和能力,专注和高水平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6)自我形象现实、客观,知道自己的现状和特点。
(7)能着眼未来,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自我实现者”模式
(1)良好的现实知觉。
(2)接纳自然、他人与自己。
(3)自发、坦率、真实。
(4)以自身以外的问题为中心。
(5)有独处和自主的需要。
(6)功能发挥自主。
(7)愉快体验常新。
(8)有神秘和顶峰的体验。
(9)有社会兴趣。
(10)人际关系深刻。
(11)有民主性格结构。
(12)有创造性。
(13)不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