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按摩膻中穴,还有一种简单方法——食用补气的中药黄芪。古人给中药取名很有意思,“芪”这个字,本作“耆”,意为“老”、“长”,意思是说,黄芪是补气药之长,是补气药中的老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黄芪所补之气非常全面,全身之气皆能补。《神农本草经》说它“助卫气,固皮表,补中气,升清气”。很多中药书籍里面,补气药开篇第一个介绍的就是黄芪。
用黄芪补气,可以泡水当茶喝,也可以做成“黄芪童子鸡”,即用童子鸡和黄芪一起煮汤。煮的时候黄芪可以装入布包,吃的时候拿出来。
有人说补气药不是人参居第一位吗?那我可不可以吃点儿人参呢?我建议最好不要乱吃人参。因为人参补气的力道非常强,不适合长期吃,而且气虚的胖子脾胃功能弱,一般运化不了如此峻猛的药物。若想吃点儿参类,可以选择党参。党参力道相对弱一点儿,不会伤害脾胃,能长期地、慢慢地补气,就像《本草正要》中说的:“(党参)补中益气,脾肺均宜……鼓舞清阳,常服有济。”我给气虚病人开的方子里,也普遍是以党参代替人参。一般情况下,只有病人元气大伤时,我才会用人参。
后一篇:熬夜为何对气虚肥胖的人会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