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jindidd
jindidd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093
  • 关注人气:3,5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2011-11-06 17:10:35)
标签:

满蒙

固伦

海蚌公主

清公主府

清朝

汽车

分类: 天南海北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历史遗迹也不少。清.固伦恪静公主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个。作为一个浑身奔涌着满族人血液的满族后代,对涉及到满族历史文化的东西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从青冢出来已经是上午的十点,通过汽车导航仪很快就找到了公主府。

 

    清.固伦恪静公主府修建于雍正年间(1723-1735),公主府地处大青山以南,札达渡河与艾不盖河从府前交汇流过,素有二龙戏珠之美称。《绥远通志稿》称之:“后枕青山,前临碧水,建筑与风景之佳,为一方冠”。总占地600余亩,主体建筑15亩,府邸分五进六院,结构为中轴对称,是典型的清代宫庭式建筑群,依皇族府邸品级营造。有“西出北京第一院”之称。前有影壁御道,后有花园马场,府门、轿厅、静宜堂、寝殿、配殿、禁卫房依例分布。风风雨雨300年,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公主府内景致宜人,古树环抱华荫如盖,曲径通幽。建筑也非常的精美考究。殿宇基座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镶边包角,墙壁均为水磨青砖,屋顶饰以五脊六兽,线条流畅,比例精细。砖雕纹饰多样,工艺精湛。各宫殿房屋共有69间。清公主府管属在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为绥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占用,一直用作师范学校校舍,因此得以保存下来。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固伦恪静公主府,一对汉白玉大石狮雄踞府门两侧,东为雄性西为雌性,相互对望,神态威严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公主府大门   

   

    进得门来,展现在眼前的是第一进院,正面有前殿3间,据说是“轿厅”,当年用来存放公主大轿。通过月门可进入东、西跨院。两个跨院各有正房5间,可能是府内办事人员居住的地方。进入第二进院,正面是5间较前殿更为高大、壮观的大殿,是公主当年接待宾客的处所,被称作“静宜堂”。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静宜堂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静宜堂是公主办公的地方,善解人意的小解说员看我如此的感兴趣,专门给我打开了门,让我拍照
 

    穿过一道别致的院墙,就来到公主的寝宫。那个风格独特的仪门叫垂花门,据说就连当时的额附——敦多布多尔济也不是可以随便出入这里的,得经过禀报获得公主的同意后才可以踏入第三进院。寝宫不对外开放,不过隔着玻璃可以看到公主的雕花床,不过都是后来仿制的。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庭院深深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风格独特的仪门——垂花门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高高的白色理石基座上一座大殿,是公主的寝殿,古树参天,仿佛在述说着沧桑历史 

   

    在寝殿后面是禁卫房,类似于今天的警卫室,有15间之大,供近卫军和太监们居住。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禁卫房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东侧的原花园马场

  

    这个“西出北京第一院”的主人是清.固伦恪静公主(1679一1735),她是康熙第六女(公主排行为第四),其母为贵人郭络罗氏,康熙三十六年(1697)时年19岁,初受封为和硕公主(母为皇后,其女封号为固伦公主;母为妃子,其女封号为和硕公主),嫁多罗郡王噶勒丹多尔济之长子敦多布多尔济。康熙四十五年(1706)公主受封为和硕恪靖公主,雍正二年(1724)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非皇后生公主能晋封为固伦公主,可见雍正对其的恩典。雍正十三年(1735)去世,时年57岁,在清朝的远嫁蒙古的公主中算是长寿的。

 

    当年恪靖公主暂住过的清水河曾有一块功德碑,碑上歌颂她“自开垦以来,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实公主之盛德所感也”。这几句话形容的就是恪靖公主暂住清水河期间,曾圈地4万余亩开垦种地,吸引了杀虎口外大批汉民前来垦殖,连年丰收之事。为此,康熙曾亲笔御书两匾训示警戒自己的女儿。一匾日“萧娴礼范”,一匾日“静宜堂”,挂在公主府的过殿和寝堂。这就是“静宜”二字的由来。

  

    固伦恪静公主又被称为“海蚌公主”。“海蚌”一词源于满语“勃”,汉译为参政、议政。敦多市多尔济系多罗郡王康熙三十一年(1692)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康熙三十九年〔1700〕晋袭和硕亲王袭土谢图汗,四十一年(1702)降郡王。雍正元年(1723)复封亲王。乾隆八年(1743)去世。之所以被罢免土谢图汗得封号,是因为他“庸劣无能”。据说固伦恪靖公主下嫁给喀尔喀土谢图汗敦多布多尔济之后,便在归化城(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参与了很多政事,因而被称为海蚌公主。后来这一词汇又泛称清朝下嫁到蒙古的所有皇室女子,表示她们在下嫁的部族都有参政的权力。

 

    现在的清公主府已经发展成一个博物馆,成为研究清朝满蒙联姻制度、宫廷文化的延展以及少数民族历史风俗、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文化宝库。府内的侧殿已经辟为展厅,其中展品不乏珍品。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侧殿展室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雍正二年,雍正皇帝才下旨谕礼部:“端敏公主及大公主、四公主俱是内里公主,朕先前因未满百日,不曾下旨,今端敏公主、大公主、四公主俱著封为固伦公主(大公主指得是纯禧公主,四公主指得是恪靖公主)。”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这是额附——多布多尔济汗王做过的椅子,椅子的扶手鹿角是原文物,其余为复制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守着这样无能的丈夫,公主只能用念佛排遣心中郁闷,这是她用过的法器——用道法很深的佛徒的头盖骨做的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这是公主用过的另一个法器,是用两个未婚的女子的头盖骨做成的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清朝用的内铠甲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造型独特的玛瑙面具,太美了(强烈的反光让我几乎放弃上传这张照片)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清朝时的骨制游戏牌,相当于现在的麻将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这是公主府的一顿寻常家宴,不寻常的是那时就已经实行分餐制了,席间还有熟悉的满族食品——萨琪玛

 

    展厅内还展示了一幅大型的现代壁画。画中描绘了康熙皇帝亲征漠西蒙古首领噶尔丹时,特意到归化城(今天的呼和浩特旧城)来看望爱女和硕恪静公主(后来的固伦恪静公主)的盛大场面。

 

 呼和浩特——清。固伦恪靖公主府

    满蒙通婚在努尔哈赤时代就留下了“北不断亲”的祖训,并逐渐形成了一项基本国策。不同于汉唐时期和亲的时战时和的单向和亲的跨国婚姻,满蒙和亲则属于双向联姻的境内通婚,它持续了200多年,参与满清皇族公主与蒙族通婚者有432人。皇帝娶蒙古王公的女儿做皇后、贵妃,皇帝的女儿也下嫁给蒙古王公,形成了血脉相连的“满蒙联盟”,极大地巩固了清王朝在北部边疆的统治地位。

 

    清朝的公主们,一旦长大,就必须告别温暖的京城,远嫁大漠风沙之地,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多半在豆蔻年华即香消玉殒。她们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牺牲,死后却无人知晓,默默无闻地长眠于异地他乡。

 

    作为清朝的一代公主,固伦恪静公主与众不同,她嫁到蒙古并不只仅仅是以自己的身体和终身幸福作为连接满蒙两族的纽带,而真正行使了皇朝在蒙古的监国权利,为边境稳定和民族和谐做出了贡献。让我们永远的记住她这个清朝的公主吧——固伦恪静公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