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提起自己的姓,总觉得有些刺耳,总是与金钱、出身挂钩,因为俺想成为一个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不爱钱财的贫民,特别想型那种常见的大姓——张王李赵,不过也曾窃喜自己,同学中姓“苟”的,当时不谙世事同学们的取*笑,那才叫郁闷呢;可对于民族——满*族,简直就不能忍受。因为一说到满*族,就让人联想到火*烧*圆*明*园清王朝的无能、窝囊的末代皇帝溥仪,尤其那个代表人物——功过难于评说的慈禧,仿佛自己好像也成了千古的罪人。
随着改革开放,年龄的增长,对整个清朝历史的了解,越来越觉得这样一个塞外民族闯进中原,并维持统治政权长达300年,更有康乾盛世,一个非凡的民族,现在的自己为能姓这个姓、并且是满*族的一员而感到些许的骄傲,逐渐为自己的姓感到一丝骄傲和自豪。
|
有时在家里和先生小吵,就会趾高气昂的说:“哼,看你现在这样,如果要是俺老祖宗当朝的年代,你攀上俺格格这高枝,让你站着你就不敢趴下,所有的家务活都你做,晚上还要给本格格捶背揉腿”。这时我家先生往往会瞬间消气为笑。
一次,女儿在旁边,就替老爸鸣不平:“老妈,你听过钮钴禄氏吗,也是清朝的一个贵族姓,有一个和你一样的女人也和他老公摆架子,一天老公被激怒了,就大喊道——什么钮钴禄(牛轱辘),就是一个破轮胎”。先生一听乐坏了,“以后别再自诩名门之后了”,一下子弄得我啼笑皆非,顿时无语。
从网上查找了一些关于满族姓氏的来源和后续的演变,以弥补年少轻狂时自己对老祖宗的不*尊。
满*洲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穆昆)。爱新觉罗一姓中,觉罗为姓,爱新是族名,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除爱新觉罗外,觉罗这一姓氏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那拉氏有叶赫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等分支(叶赫、乌拉均为地名),瓜尔佳氏有苏完尼瓜尔佳、安图瓜尔佳等分支。因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该族遂成望族,以全称相称,「爱新」遂变为姓氏的一部分。
清代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近区别,同时将一些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
清亡以后族人多取汉姓, 如金,
赵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