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城的两座老宅

(2010-10-04 00:18:15)
标签:

周氏

兴城

山楂树

四合院

分类: 天南海北

去兴城,古城墙、钟鼓楼还有石牌坊是必看的,这些构成了兴城历史的主脉络。

 

22日正午,秋高气爽,在把脉完了兴城的主脉络后,信马由缰,来到了古城南门和东南角的两座老宅——周氏和郜氏两座四合院,古色古香,青砖绿瓦,庭院深深,深深的吸引了我,不禁为辽西有这样如此规模、且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而狂喜、惊叹!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 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周氏和郜氏四合院住宅均为二进院式结构,从规模上来讲应该为大型四合院。两个住宅即相似又有很多的不同,这和其建造住宅的主人密不可分。

周氏住宅——中国风

周氏住宅位于兴城老城的南门偏西,前门正对古城的内城墙。周氏住宅因其主人姓周而得名,其始建建于1934年,主人周永吉是当地的一名绅商,家有千亩良田,城内又有多处绸缎庄,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整个住宅风格统一,从外部建筑结构、细部雕刻、庭园门廊到内部家具,典型的辽西北风格,纯粹的中国风。

兴城的两座老宅
    第一道门,门两侧各设3间门房。

兴城的两座老宅  兴城的两座老宅  兴城的两座老宅  兴城的两座老宅
    两侧门垛上的雕花非常精美,图案是荷花,应该是取”和“音。两扇黑漆大门上分别用朱红圆印图底,上书“耕”、“读”两个大字,这应该是宅主的家训: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勤于耕作,勤勉读书。可以看出,周氏家族是从黑土地上走出来,应该是一名“土地主”,但又不是单一的土地主,同时还经商、为政。

兴城的两座老宅
    这是二进门,两个石狮把门,虽然不大,但那时能有如此规模也相当的有身份了。 

兴城的两座老宅                兴城的两座老宅                
     二进门的门扇和门垛,相对一道门就更显精致了。

兴城的两座老宅
    二进门院的东西两侧建有东西厢房,以中轴为对称。这两处厢房建筑风格独特,门内凹,这在以前的四合院住宅很少见,这样就形成了天然雨搭,同时也节省了建造檐廊的开支,真的佩服当时建造者的独具匠心和聪明才智。

兴城的两座老宅
    这是周宅的正房,也就是宅主的住房。它为7间房,中间1间,两侧各3间,设有檐廊,檐廊用木柱支撑,柱顶设有雕花斜撑,整幢房子透着庄重大气。

兴城的两座老宅
    正房北墙中间设有后门,应该是通到后院的厨房、粮仓等生活区。这个中间的正房并没有像其他的四合院那样将其布置成会客厅,而是将其作为一个通向两侧正房和后院的过道,这可能是宅主的财力有限,也可能是主人更注重实际功能。最有意思的是门上吊柜,应该是现代楼房装修中经常采用的装修手法的鼻祖。

兴城的两座老宅         兴城的两座老宅
    正房的东面三间房:沿北墙摆放的是当时最时兴的家具,非常精致;沿南墙砌有火炕,炕上一侧靠墙摆放着一对木箱,炕边角架上放着一台在当时算得上奢饰品的收音机。
    兴城的两座老宅         兴城的两座老宅
    正房西面的三间,家具也非常的精美,不同的是在南炕中间设一底矮的木屏风,将炕一分为二,这应该是用于分隔两代、哥们两家或男女家眷的。木屏风上面浮雕着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寓意颇深,且兰花和菊花的花瓣还做了烫金处理,非常精美。
   

兴城的两座老宅
    老宅中的一颗山楂树,若从建宅时开始算起,现在的树龄也应该是76岁左右年逾古稀的老人了。查找相关山楂树的资料,山楂树有的在60~70岁时仍不衰老,依旧枝繁叶茂,继续结果,现在山楂树上还挂满红红的山楂,煞是好看。

兴城的两座老宅
    参观完整个宅院,出得宅院,隔着一条小马路,大门的正前方立着一块黑色的石头,它也是周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修建老宅时主人立的,他的外形酷似元宝,一侧写着“周宅”,另一侧则写着一个怪怪的字(见上面图片),仔细看下来才读出了宅主人的良苦用心,你读出来了吗?

郜氏住宅——混搭风

郜氏住宅位于兴城老城的东南角,现在人们习惯称它为将军府。宅主郜汝廉曾任张学良的中将参谋长,郜汝廉将军于1928年解甲回乡后在此宅居住至1947年。老宅始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5平方米,共有房屋18间,分住宅与花园两部分,具有典型近代东北地区上等官绅宅院的建筑风格,是古城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时期建筑,建筑风格独特,建筑形式为四合院,可细部雕饰又透着欧式风格,所以整个宅子是难得一见的中西混搭风。

兴城的两座老宅
    郜氏住宅——将军府。

兴城的两座老宅
   大门的正前方,是由内凹的两小一大对称组成的影壁,富于灵动,仿佛能够折叠,上面的雕花图案精美剔透。

兴城的两座老宅
    这就是二进门。

兴城的两座老宅
    这是东西厢房,房门设有三个门,门窗造型和细部的装饰全部欧化。

兴城的两座老宅
    透过二进门可见内宅正房。

兴城的两座老宅
    这是内宅的会客厅。

兴城的两座老宅
    正房的东侧房,墙上的照片应该就是郜将军。屋内火炕沿北墙布置,家具也是中式、欧式(镶嵌镜子的大衣柜)结合。

兴城的两座老宅
    静谧的院内,一家人正在享受午后的阳光,亦如当年卸甲归田的郜将军。

 

光阴流转,兴城的两座老宅,让我有机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个古城,除了残酷血腥的战争,它曾经应该还是一个充满商机、颐养天年的风水宝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