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负暄

(2007-11-24 10:18:00)
标签:

杂谈

太阳很好,昨晚吃的感冒药,让我昏睡到九点才起。皮皮拖着学步车,欢快的四处探险,拼命拉扯我的床单。真是世界上最甜美的唤早。这么闲话闲说下去,颇有点负喧风格。夜里刚看完《负暄三话》,老年之书。没有前两本负喧好看。再说写到第三本,也搬不出章太炎那样的大牌了。本来写这种逸闻,就要靠明星效应哈。说是要写当代的《世说新语》,可是《世说》多轻逸。

张中行是<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学国学出身的人,兼有佛学的造诣,短句,谦恭,蜷曲迂回之气,徐徐谈道,都是意料中事。这种逸事文章,象长寿面,贵在千头万绪还丝丝分明。这本书最好看的,还是前半本。到底是写人,有实在目标,很结实的行文。

写季羡林,说他“朴厚”。这个词我喜欢。字形里,有木头又有阳光。象是煦日下摊晒的老家具。触手可及的体温。朴是生活态度,留洋多年,回来后还是一身棉布长袍,喝洋墨水,穿长袍的学人,很多,比如胡适和林语堂。但季先生连长袍都是破旧不堪。乡土气甚重。“厚”,是待人的淳厚。有新生报到,把这个穿着破败的老叟当杂役,唤他来看行李。开学,看季校长登台致辞,才知道自己人认错了人。

另外,此人的才女情结也颇严重。从顾二娘到曹贞秀,一涉及此类话题就谈兴高涨,可能是书呆子长年斗室面壁,故做玉楼香泽之思吧。他对才女有肉体配置的要求,喜欢“静而秀”的。他自己的审美趣味可能也是类似,扉页上,有他和夫人的合影,两个皓首老人,各自手持一棉布玩具,笑的很灿烂。张夫人面目娟秀,依稀有丽人的余韵。呵呵,说起来,才女可没少让他受罪,最早知道张中行,就是有人告诉我“杨沫的前夫啊,《青春之歌》里的那个落后的知识分子。”他倒没记恨她在小说里对他的形象丑化,文革时还帮她辩白,负喧里的文字风格,也是一样的宽厚,只叙事,不褒贬。

还有一些碎章,我未能即时欣赏,但事后却觉得有余味。比如他写小时候,炉火边,暖炕上,小朋友们,围拥着一个老叟听鬼故事,听怕了就往人堆里缩。昏昏睡去。长大了,他还是睡木板床,用藤椅,学不会电脑,怀恋围炉烤肉,用手写字,和朋友通信,不爱打电话,书桌上放着大玉米做清供。他是个亲野味而惧怕现代风格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喜欢离炉火中的鬼故事近些”。看的时候想,真是一腐儒啊。可是早晨把皮皮抱在被子里,一起玩手机的时候,突然明白了他的话。这个暖烘烘的小身体,在怀里蠕动的快乐,是任何水床,按摩床都无法带来的。骤然觉得他的文字里,有这种古风,就是密意深情,不离寻常日用。体物之心,全在人情。“做学问的冷静,亦由情热来。”这是他形容季羡林的话,可能是由已推人吧。

 
后面的随笔,游记,一味抱怨现况,絮絮不已。从席梦思到波音737,还有老有文革梦魇。不好看。

另外,还捞到不少八卦,我最近在看的扬之水,昨天刚斥巨资买了他一套名物考的(186一套啊。我草,什么世道,我肉都痛了)。原来不是他,而是她!经老张爆料才知,她就是《读书》的编辑,赵丽雅。最早是个街头营业员,白天操刀卖西瓜,夜来掌灯做文章,一来而去,进了《读书》编辑部。此人是超级书痴,大笔稿费攥着,却存不下一分钱。穿的还破衣烂衫,潦倒形状。原来,所有钱都拿去置书了。且此人读书极猛,八十万字的《楚辞校义》,一个周末都攻克了。胃口大,还消化良好。我看她的书有一阵子了,再也没想到这是个女人。女人写文,一般都软,甜,媚,凭一点性灵讨巧,舍不得下硬功夫,入木即止,要么就是学院派的流水线文章。她的文字却是左右逢源,旁支逸出。而且老辣大方,行止有致。非科班出身,所以思维自主。阅读量大,于是 ,知识结构坚实,她的引证真是灵活。立文如同立身,独立自主很重要。

负暄三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