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书店驻足片刻,好像都没有什么购买欲。看到《一个人的好天气》,翻了几页,约莫也知道是个什么路数。那种体味清淡的日式小说。白描笔法,附着日常 ,不会有太激烈冲突的情节过招,一段淡爱,回味也不甘甜的成长。算了,这种小点心今年吃了不少了,放下吧。看见塞林格的小说《弗兰克与居尼》,对话上很见功夫,一看就是细活。估计是好东西,但我还是不想看。此人在二战以后,就全疯了,他的书,主题重复太多,就是一个小面积上用力,架了阁楼又挖地窖。道地的恋童癖,抵触恶臭成年地带的人。童真自然可贵,然而一味流连于此,则让人生畏。他女儿到了发育期,他就厌弃她。他的几个伴侣,都是俯仰于他的小女孩,最后一个比他女儿还小好多。他整天给她们洗脑,把她们隔绝在正常人群之外。关在远离人寰的黑屋子里,陪他看六十年代老电影,这个男人阴森的让我害怕。这本书,是他把自己关在树林里那个高悬的小鸟巢屋里写出来的么?还没看,我都觉得气闷了。看到一本齐白石的随笔集,站着翻了几页此人的小传,觉得甚隽永有趣,买下了。夜里读他的告白书,读的我掩嘴讪笑不已,太可爱了,这老叟,录如下<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画家不要以能诵古人名为学识,不要以善道今人短处为已长。总而言之,要我行我道。下笔要我有我法。虽不得人欢愉,得人诽骂,自不凡庸。
余近来神倦,目力尤衰,作画刻印只可任意为之,不敢应人示……作画不为者,像不画,工笔不画,着色不画,非其人不画,促迫不画。刻印不为者:水晶玉石不刻,字小不刻,石小不刻。印语俗,不刻。石丑,不刻。偶然戏索者,不刻。贪画者不归纸,贪印者,不归石。明语奉闻。
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按润格出价。
十六日得家书,母病,吾心不乐。一切应酬免。
近来多有短减润金,代人求画者。即不敬衰老,请莫再见。
花卉加鸟虫,每只加十圆。藤萝加蜜蜂,每只加二十元。还价者,亏人损己,余不乐见。”
你以为天真才是性情?务实计较里,一样有性情,如果他不是润格明示,角铢必较。柴米自足,衣食自保。他拿什么去闭门谢客,不接日本人的订单呢?当人人都以视金钱为粪土为不俗的时候,这个不俗早已经用脏,用滥,比俗还俗了。玩点小众姿态,赚点大众的钞票,那是媚俗艺术家的所为。君子有所为,是为了有所不为。小处尽可以屈就,大是大非绝不苟且。齐少时受穷,成年后,边养家边学艺,是发自本心的吝啬,本心,就是性情。他真的是很倨傲,他学治印是因为央人刻印,人家对他不咸不淡,他一激愤,就找了个修脚刀,自己刻了,还大有脱俗意。我草,牛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