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个身,爱上他

(2005-06-19 10:00:00)
标签:

杂谈

看三岛的《宴后》,觉得起势就比《心灵的饥渴》好。这个女人的力度,可以让人出演一场更好的对手戏,《饥渴》里的那个女人,更象是一个压扁了的类型人物,上面附着了太多三岛本人的视角,绚烂的意识流,那是一个被三岛定义的女人。所以这篇的好处在骨架,那篇在皮肉。三岛本人擅长工笔,所以他的中篇比短篇好,短篇比随笔好,我一直在留意他是怎么从一个远景顺势切换到细节特写的。

我觉得他的笔法有点象苏绣,先绷个大框子,然后勾个轮廓,最后填色。一开局他就把阿胜定义成一个热情的女人,有过人生经验的,但这些经验,就象水流过沟渠一样,穿过她的身体,她本人仍然是清明的,作为观者,她可以提供象引退棋手那样的高见,人生,她已经看穿了,不过是那几种情欲,有限的组合。然后当野口出现后,她就象所有没有经验的女人那样,对精细的理论体系非常冷淡,而把所有的热情,都落在实处。她想起这个男人,就想起他衣饰的不洁,想起他坏掉的门铃,想起他破掉的袖口,想知道他的工资,把他的名字,做成百合花的纹样,暗暗绣在和服上。

她想介入这个男人的生活,然而他抗拒着,艰难的保护自己的私生活半径,用种种冷淡的言行稀释她的厚意,这反倒激起了她的热情,小说的开始就埋下伏笔“这是一个融女人的激情和男人的果断于一体的女人,所以她可以比男人走的更远”——说句题外话,我发现我的朋友,多少都有点男女脑并用,一般来说,这种人都是聪明异常。阿胜的举止是很随性的,她对自己行为的反刍,远远滞后于她的行动。她对抽象理论的惰性,好象是个不称职的家庭主妇,积压了大堆的衣服,雾数的堆在那里,到周末再洗。她不是一个及时的,去把自己的心理和私人空间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女人。书里反复写她的房间很乱,我想是不是一种暗示。

这是个低温的男人——他让我想起一战时的马蒂斯,即使在战乱中搬家,他都一定要带上他的波斯地毯和中国鸟笼子,哪怕世界大战就在家门外,他也要关起门来造一个小型的太平盛世。野口是这样一个男人,当阿胜为悲情的情节落泪时,他嗤之以鼻,然而他丢了他的旧打火机时,他一下子惊慌失措,他随身携带的那个旧日的氛围,是他生活的着力点,这个体系,是不能被打破的。当他露怯的一瞬间,阿胜是真正的对他倾心了。

我想之所以我对某人有好感,其基本原因是——他是一个能在我面前转过身去的男人,让我看到其侧面,及其纵深,也因为此,他是个存在感厚重的人,对我来说,如果一个人一直拿正面示我,那么我可以当这个人不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喜欢的女子
后一篇:由波娃说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