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1)
(2023-05-08 17:46:46)分类: 书香伴我成长 |
教育需要爱,教育需要敏感和机智,更离不开即时的观察、体悟反思。作者在本节中,选择了父母亲、教育者、心理医生等三类“影响孩子成长的人”,描述了他们在孩子教育中的常见行为,让读者思考这些行为对孩子成长的可能影响,反思作为影响孩子成长的人,应该如何设身处地地去了解孩子,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首先,要阅读教育学、教学心理学理论书籍,构建系统教育理论框架,为我们的思考提供参照系。发生在校园里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有着其教育原理,但是我对于“教育”这个词又理解多少呢?例如,学生上课睡觉、不做作业、学习成绩落后等等,对此,都习以为常了,有时可能还埋怨道“某某某基础差、品行差,咱们也管不了”。学生的表现可以归因溯源,其不良习惯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久而久之,教育的敏感性就降低了。
通过阅读大量的教育心理学专业的书籍,以及他人的教育札记中对生活体验的描写,提高自己对实际经验的洞察力。面对情境和学生时,才知道什么该说而什么不该说,什么该提而什么不该提。在学校里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没有经过“教育”过滤,直接进入大脑,再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地处置。作出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我们教师是专业的,可以从教育学、教学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来发现、思考、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敏锐的思考:这件事与他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对他来说这意味着什么?我应该说什么、怎么做才能让他从这件事中获得教育?我如何才能给这个孩子适合他年龄的成长空间?我该如何教育他,才能使他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成年人?教育的敏感性和教育机制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阅读有助于不断提升自己的敏感和机智。
其次,具有热爱学生的真情实感。教育是用爱构建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基础,是教师取得教育成熟的奥秘所在。
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创造地运用教学机智,在面对突发问题时,教师才能从爱学生的情感出发,妥善地处理,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教师爱的温情,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第三、要善于观察、反思。做到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应该反思我应该怎么做,我这么做合理吗,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吗,有没有更好的教育方式?还可以坚持教育写作,记录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从中反思自己的行为。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机智需要阅读、实践、反思三者结合,即“体验-表达-理解”为特征的教育现象学的研究方法。智慧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广泛阅读厚积的结果,是积极实践后总结反思的结果,是平时的积淀遇上特定的情景自然绽放的美丽。教育机智,让我学会真正看见学生、理解学生、成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