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批注《给教师的建议》之《致未来的教师》
(2022-11-28 10:53:22)分类: 书香伴我成长 |
我常常收到大学生其中主要是师范生的许多来信。【作为一名大师,能常常收到学生的来信说明了什么呢?一是是自己与学生是有着真正的师生关系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校行政领导,二是能收到学生的来信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好羡慕苏校长的幸福。】几乎所有的信里都提出一个问题,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对于许多未来的教师是有一定意义的。这个问题的意思是: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一般教师会认为是帮助学生考到一个好的分数,帮他考一个好的初中、高中,乃至于好大学,最好是985或者211。】我对这个问题已经思考了32年。回答它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在我们的工作中,没有哪一样是次要的东西。不过,教育工作毕竟还是有个核心的。
未来的教师,我亲爱的朋友!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把学生看做活生生的人是个认识问题,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自己独特思想、独特体验、独特经历、独特个性的人,他不是铁板一块刷题的机器。作为老师,首先要具备是把学生看做活生生的人之后,如何对待的能力问题】。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意味着对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的深度了解、走进、呵护、尊重和相信。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亲其师信其道。】
儿童的脑力劳动、他在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这是他的精神生活,是他的内心世界,无视这一点就会带来可悲的后果。【当下大多数的老师却是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让学生记忆知识上面,作为老师要知道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远远重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请记住: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一切教育都要以促进保护学生的自尊,形成自尊的最佳方法是在学习上取得成就。如何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关注孩子的自尊是教师需要总有的基本能力】。当儿童心里有这股力量的时候,你就是教育的能手,你就会受到儿童的敬重。而一旦这种不能以任何东西相比拟的精神力量的火花熄灭之时,你就变得无能为力了,即使有影响儿童心灵的最英明、最精细的手段,它们都会成为死的东西。
不久前,在一所学校里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学生,无论怎么也弄不懂,植物是怎样吸收营养、怎样呼吸的,怎样从幼芽里发育出叶子,怎样从花里结出果子的。生物教师经常提问他和刺激他:“难道你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弄不明白吗?你究竟能干点什么呢?”【
生物教师很喜欢自己栽种的东西,他从种子培育出栗树的幼苗,再把这些小栗树排成一条林荫道。当全班学生来到栗树林荫道的时候,教师惊呆了:树上的幼芽全被剥掉了……学生们也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而在阿辽沙的眼光里,一刹那之间露出幸灾乐祸的火花。【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才能和潜在的力量,都有优点和缺点。人性中真与假,善与恶的元素是对等的,教师的语言应具有鼓励性、启发性,要善于鼓励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生命热忱 萌发向上生长的磅礴力量。】
这个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是内心的深深的痛苦,屈辱,精神力量的突然燃烧和爆发。阿辽沙以此表示抗议。他感到,教师的话里含有恶意。而孩子是要以怨报怨的,有时候甚至做出奇怪的、荒唐的、毫无意义的事来。【一句不合适的话,或一次欠考虑的评论,无意中会给原本融洽的师生关系带来破坏,随后这种关系上的变化会大大动摇老师在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上的自信。同时,被老师点燃的恶与恨对生性内向、倔强的孩子来说,尤如引发了一颗地雷】
但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一个学生,接连不断地吃“两分”,他就跟自己的命运妥协了,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想法,就是“自己什么都不行”。每当我看到这种态度冷淡,毫无怨言,准备好耐心地倾听教师的讽刺和训斥而无动于衷的学生时,我的心里就充满了不平和愤慨。【孩子不是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要充分理解个别学生。缺乏个别对待的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感到无所事事或者是缺乏成就感,而学生无法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就感,就无法拥有尊严感,无法拥有尊严感,就会懈怠,甚至破坏纪律 。】我的年轻的朋友,请你像怕火一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吧!要为这种毫无怨言,默不作声,准备接受任何训斥的学生而感到可怕。这对一个人来说是最可怕的事。当你看到学生性格执拗、爱发脾气的时候应当感到高兴,应当容许学生对你的思想似乎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而让他去检验,去研究吧。“执拗性格万岁!”——我真想用最鲜明的字体写下这句话,并把它张贴在教员休息室里……你是明天的教师,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里也像儿童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同样地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谐。【马克斯•范梅南说:“我们如何看一个孩子和我们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和这个孩子的关系。”当老师们都在抱怨孩子们不听话、学习也不够努力时,应该回过头想想孩子们为什么会这样。一个不能对自己看孩子的方式进行反思的人,是不能充分的观察孩子的。】
教师对学生力量的信心表现在哪里呢?我们的工作的辩证法告诉我们,教师永远也不会遇到这样的时刻的到来,使他有权利说:由于我尽了自己的努力和操劳,这个学生已经达到极限,从他身上再也得不到更多的东西了。学校教育里的许多失误,其根源正是在于有些人抱有这种思想。请你记住: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一个学生可能在一整年里都没有把某种东西弄懂弄会,可是终于有那么一天,他懂了,会了。这种“恍然大悟”(我想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思维的觉醒”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在儿童的意识里逐渐积累起来的, 而且我们,做教师的人,是在用自己的信心帮助它的积累。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灰心失望。学生今天不会的,过三年才能会,那么我在这三年里始终坚信人的力量是不可穷尽的。结合这一点,我想向你,年轻的朋友,提出如下的建议:正像外科医生把一些非常锐利的手术工具放在清洁的金属盒子里以备使用一样,你也有一些最精细、最有灵性、最锐利而不十分安全的工具——评分,最好让它多在盒子里放着,而不轻易使用。我认为,那种几乎学生说了每句话都要给他打个分数的习惯,是一种教育修养处于蒙昧状态的标志。以这种态度对待事情,这种最精细的工具就一会儿变成蜜糖,一会儿变成棍棒:它使这一个人陶醉,使那一个人受伤。我希望,学校里不要搞那种所谓“积累分数”的追求评分数量的事。在一个学季里,一个学生该有几个分数,让教师去掌握就可以了。【把评价的眼光投向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在学生的脑力劳动取得成绩,哪怕是微小的成绩时再来给他做评定。 分数不是目的,由学习引起的成功感而带来的幸福,才是目的。】
请记住,即使是成年人,白费的、毫无结果的劳动,也会使他感到羞愧难当和头脑糊涂的,何况我们接触的是些孩子。如果学生从他的学习里期待不到什么成绩,他就会失去对自己力量的信心,就会变得要么粗暴,要么灰心。
学生如何看待自己,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道德面貌。在学校里,目前还存在许多手工业方式的东西:学生认识周围世界,却不认识自己,更不了解自己。我坚定地相信,儿童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应当认识自己,应当充满一种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自尊感是一个人的荣誉感、名誉感、健康的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之一。【自尊是一个人得益于长持久发展的内在源泉,也是根本目的之一。一切教育都要以促进保护学生的自尊。形成自尊的最佳方法是在学习上取得成就。】当你走上教育工作这个创造性的岗位时,请记住:你必须教会儿童进行脑力劳动,教会他们思考、观察、理解,从脑力劳动的成果中感觉出自己的精神力量。
当跨进校门的时候,你不仅成为本门学科的教师,而且首先是一个教育者。你应当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一样思考,一样感知,一样识记的。一个学生已经弄懂了你想教会他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还没有弄懂,但这并不说明他不愿意学习。要让他有时间再想一想,不要把他那一点渴求知识的微弱的火花吹灭。只有在学生的脑力劳动取得成绩,哪怕是微小的成绩时,再来给他做评定。你要善于从每一个学生身上,看到和感觉出,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有一次,听到某位教师说:“这个学生毫无希望,他的命运就是这样——永远当差生。”这时我想起了亨利·海涅说过的话:“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一块墓碑下面,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阿尔玛——阿塔师范学院的女大学生塔玛拉很关心教学方法的问题。她写道:“我看到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教学方法就使我感到害怕。几乎每天在报刊上都能看到:这是一种新方法,那是一种新教学方式……怎么才能搞清楚这么多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呢?其中的哪一些才是真正有效的呢?”塔玛拉和别的大学生都关心“有些教学方法产生了,而其生命又不长久”(伏尔加格勒的一个大学生也这么写道)。你们应当懂得: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譬如说,有一套很精致的钳工工具。它们都放在那里,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用途。可是,当人的手还没有接触它们的时候,所有这些工具是什么呢?是一堆金属——如此而已。这其中的每一块金属,只有到了匠师的手里,才能变成工具。教学方法也是如此。有了匠师才会有方法。这个方法能对儿童起什么作用,这一点取决于你们,而且仅仅取决于你们。在学校里的真正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生动的、探究性的思考和研究。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根据学情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着思考的教学方法,教会孩子进行脑力劳动,教会他们思考、观察、理解,从脑力的劳动中感觉出自己的精神力量。因为形成自尊的最佳方法,是在学习上取得成就。】这里不由得想起波兰的著名教育家亚努什·科尔恰克的话:“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阵痛中去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最宝贵。”如果你们想成为真正的能工巧匠,那就不要等待“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只有你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我的感受:
新时代的师生关系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最主要,工作核心的东西又是什么?一般教师会认为是帮助学生考到一个好的分数,帮他考一个好的初中、高中,乃至于好大学,最好是985或者211。
而苏氏在《致未来的教师》一文中,做出了特别的回答。他认为:教师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
何为活生生的人?就是教学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转移到学生的头脑,而是首先和学生建立活生生的相互关系。何为活生生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
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该如何建立?
首先,激发兴趣,坚定信心。促使儿童学习,激发出孩子的兴趣,让他相信自己行,对自己有信心。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趣导入课堂,激发学习动力;让生活走进课堂,提高学习兴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尽可能创设一些生动有趣,接近生活,富有信息的情景,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本学科,本学科存在于生活中,从而对本学科学习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其次,运用优美语言,调动学生情绪。讲课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听起来有兴趣,有情趣,有新意,想听、爱听,吸引人。
反之,如果教师用不当的言语,恶意刺激他,积极的火花熄灭之时,老师就变得无能为力了。当学生心里有了信心和自尊感这股力量的时候,你就是教育的能手,你就会受到学生的敬重。
其次,要信任、尊重孩子、呵护好孩子最初的好好学习的初心。孩子们都是带着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老师也要把无限的信任交给学生。马克斯•范梅南说:“我们如何看一个孩子和我们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和这个孩子的关系。”当老师们都在抱怨孩子们不听话、学习也不够努力时,应该回过头想想孩子们为什么会这样。一个不能对自己看孩子的方式进行反思的人,是不能充分的观察孩子的。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才能和潜在的力量,都有优点和缺点,正如张文质老师所说:“你一定要记住,你爱的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他的表现。无论他表现好还是不好,他都是你的孩子。”
第三,谨慎的使用评分。把评价的眼光投向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评分有时会变成蜜糖,有时会变成棍棒,它能使优生陶醉,使潜能生受伤。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只有在学生的脑力劳动取得成绩,哪怕是微小的成绩时再来给他做评定。但评价不恰当时,会让孩子看不到自己努力之后的成绩,此时,无论你如何努力,如何去想一些所谓的高招妙招,你都将无法从根本上促使一个孩子热爱学习。
第四、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孩子能力。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着思考的教学方法,教会孩子进行脑力劳动,教会他们思考、观察、理解,从脑力的劳动中感觉出自己的精神力量。因为形成自尊的最佳方法,是在学习上取得成就。
“每一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孩子不是抽象的个体,要充分理解个别学生,包括弱点、缺点。很多老师往往从词语上明白了自尊、成功感之类,但是却没有真正触及到自身的问题,把学生的问题,归咎于制度、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如果能从自身专业化的角度去反思,呵护兴趣、尊重信任、谨慎评分、优化方法从而就会获得真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