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乐行心理|自我虐待的6种表现(上)
(2023-09-05 16:37:05)
标签:
健康江西心理辅导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青少年儿童心理 |
说到自虐,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身体上的伤害(也就是常说的「自残」),但有一种伤害更普遍,也更加难以察觉——那就是对自己的精神虐待。
当我们用破坏性想法和行为来对自己的心理实施伤害时,就会发生精神上的自我虐待。比如:你有没有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或不值得爱?照镜子时,讨厌你看到的东西吗?你是不是总在取悦别人,感到筋疲力尽,或者总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很难信任自己?
精神的自我虐待,长期可能导致抑郁、焦虑、成瘾、饮食失调或身体的自残(Halas, M,2020)。能够识别并承认自己正在伤害自己,是改善现状很关键的一步,所以我们总结出了生活中自我虐待常见的几种表现,一起来看看吧~
韦伯斯特词典里关于自虐(self-abuse )的第一个解释,就是「过度的自我批评」。对自己持负面倾向的评价,对心理健康伤害很大,可能会使你长期处于慢性悲伤情绪的风险的之中,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具体来说,在生活中可能会有这样一些表现:
每个人都有好有坏,但你倾向于看到自己「不够好」的一面,比如总是盯着自己「粗壮的大腿」,看不到「漂亮的牙齿」。 将失败归因于自我(我是一个坏人),而不是归因于具体的行为(我做了坏事),或外部因素。 你对自己的负面看法是相对僵化的、不可改变的,比如「我这人就是命不好」「我配不上更好的人」,这种认知容易导致习得性无助,即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想要更直观地了解对自我的评价,你可以试着把你脑海中的自己写下来(比如以这样的句式:Ta
是一个 xx 样的人)或者画下来,也许你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
(当负面信念过度,陷入精神内耗时怎么办?你可以试试这些方法:减少精神内耗的7件小事)
自我关爱的根本在于设定边界,美国心理治疗师 Nedra Glover Tawwab 在 15 年的从业经验中发现,大多人的痛苦都和界限问题有关——无法为自己划定健康边界,是一种更为隐蔽的自我虐待。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边界常常是模糊的,并没有一套明确的判断标准。如何准确判断设定界限的需求与时机?Nedra GloverTawwab
曾在书里提出一个实用的方法,那就是感受身体发出的信号——
当你心里拒绝,嘴上却不得不答应时,身体可能会发出某种消极的信号。比如接电话前发出的一声叹息、极力想躲开某人、做出承诺之前的犹豫不决等,就能判断可能有「越界」行为发生了。有时,这些信号也可能体现为腹部发紧、颈肩酸痛、太阳穴胀痛等症状。等你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症状」,也许会发现,自己居然可以为了照顾他人的感受一而再,再而三地不顾自己的需求。
当我们用破坏性想法和行为来对自己的心理实施伤害时,就会发生精神上的自我虐待。比如:你有没有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或不值得爱?照镜子时,讨厌你看到的东西吗?你是不是总在取悦别人,感到筋疲力尽,或者总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很难信任自己?
精神的自我虐待,长期可能导致抑郁、焦虑、成瘾、饮食失调或身体的自残(Halas, M,2020)。能够识别并承认自己正在伤害自己,是改善现状很关键的一步,所以我们总结出了生活中自我虐待常见的几种表现,一起来看看吧~
01
对自己持有负面倾向的评价:我腿粗、性格不好、没人喜欢韦伯斯特词典里关于自虐(self-abuse )的第一个解释,就是「过度的自我批评」。对自己持负面倾向的评价,对心理健康伤害很大,可能会使你长期处于慢性悲伤情绪的风险的之中,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具体来说,在生活中可能会有这样一些表现:
(当负面信念过度,陷入精神内耗时怎么办?你可以试试这些方法:减少精神内耗的7件小事)
02
无法为自己划定健康的边界自我关爱的根本在于设定边界,美国心理治疗师 Nedra Glover Tawwab 在 15 年的从业经验中发现,大多人的痛苦都和界限问题有关——无法为自己划定健康边界,是一种更为隐蔽的自我虐待。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边界常常是模糊的,并没有一套明确的判断标准。如何准确判断设定界限的需求与时机?Nedra Glover
当你心里拒绝,嘴上却不得不答应时,身体可能会发出某种消极的信号。比如接电话前发出的一声叹息、极力想躲开某人、做出承诺之前的犹豫不决等,就能判断可能有「越界」行为发生了。有时,这些信号也可能体现为腹部发紧、颈肩酸痛、太阳穴胀痛等症状。等你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症状」,也许会发现,自己居然可以为了照顾他人的感受一而再,再而三地不顾自己的需求。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江西乐行心理咨询中心。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
后一篇:南昌乐行心理|焦虑的代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