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乐行心理|自我虐待的6种表现(下)
(2023-09-05 16:34:12)
标签:
健康江西心理辅导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青少年儿童心理 |
03
工具化和过度使用自己,对「善待」自己感到愧疚这是一种更直接的但常常被忽视的自我虐待形式,比如:
04
允许自己处在一段糟糕的亲密关系中,并说服自己无法离开有一种自我虐待来自我们选择的与其亲密相处的人,不断地从一种虐待关系跳到另一种虐待关系,选择不友善和消极的伴侣,或者在感到被伤害的情况下,依然说服自己无法离开。
也许你觉得,糟糕的是别人,为什么是我在虐待自己?
因为我们无法决定别人如何对待自己,但可以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正如哲学家萨特所说,「个体生活是由自己的选择构成的,人自愿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
不同流派的心理疗法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强调个人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改变的先决条件。所以不是「他烦我」,而是「我让他烦我」;不是「他伤害我」,而是「我允许他伤害我」。
意识到处于糟糕的关系中是一种自我虐待,能帮助我们主动负起责任来,「既然是我选择让自己痛苦的,那我也可以选择结束它」,从而摆脱受害者的无助状态。
05
拒绝、压制或忽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普遍,很大一部分原因和我们的社会文化有关,不太鼓励人们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1980 年夏天,美国人类学家阿瑟·克莱曼曾经在湖南进行一项实证研究,发现当时在中国人中流行的「神经衰弱症」,87%其实是重度抑郁症。在这项研究中,绝大多数患者表达的是躯体化症状,比如头痛、头晕、失眠等等,而说自己情绪低落的患者只占 9%。
但压抑情绪和感受会有什么问题?
一方面,负面情绪不会消失,当被压抑时它会以各种变形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暴食、酗酒、沉溺网络、或者随便找个什么人来陪伴自己,用以代替情绪调节、自我安抚,但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另一方面,当我们用「我应该」代替「我感觉」时,我们会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降低我们的自尊。正如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每一次我们与自己本质核心的疏远,每一项违反我们本性的罪行,都会在无意识中有所记录,让我们自己鄙视自己」。
觉察自己的情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许还需要专业咨询师的帮助,不妨先从每一件事上多问问自己「我是什么感受?」开始吧。
06
过度的「上进心」在我们的社会语境中,「上进心」是一个褒义词,很多人会以有上进心标榜自己,还会内化到择偶要求中(比如很多人会吐槽自己的伴侣「不够有上进心」)。
拥有现实的目标并以自我同情的方式追求目标是一种健康的追求,意味着「我想要激励自己成长,但我大体对自己是满意和接纳的。我会有一些目标,但它们并不能定义我」。而过度的上进心则是「因为真实的我是糟糕的,我无法接受,所以我要让他变得更快更高更强,如果做不到,就证实了我的糟糕」。
江西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