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曾奇峰老师的文章,和大家分享。
从每个人的话中,你可以观察出他/她特有的模式。一种语言模式被过度使用时,往往意味着另一种需要宣泄、表达的情感可能被压抑了。
人类智力发达的最高标志,是人会使用复杂的语言。在语言被使用时,它呈现的不仅仅是使用者的智力状况,还会将其人格特点展示得一览无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特点,这些特点也许是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都不会改变的。“乡音未改鬓毛衰”,说的就是发音模式几十年没有改变的情形。对乡音的坚守,实际上显示了一个人对他早年成长环境的记忆与忠诚。南昌心理咨询
除发音外,个体的语言模式还有以下几种——
其一,是对词汇的选择。有些人会反复使用一些同样的词汇,民间称其为“口头禅”。口头禅的内容,生动传递了此人内心世界的内容。当然,这个模式太强,也至少部分地反映了这个人人格上的某种僵硬。特定的词汇只能表达特定的内容,当一些词汇被反复使用,就表示某种情感被表达得比较通畅,另一些情感就表达得不那么通畅了。
词汇的选择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人经常会选择一些“暴烈”的词,传达出极其“险峻”的情感,平淡无奇的故事从他们的口中出来,会变得生动活泼。这样的人一般都智力非凡,具有强烈的人际吸引力。但是,人的情感也应该有平淡、悠远的一面,如果只会用强烈的方式表达强烈的情感,那有一些方面的情感一定被压抑了,这会影响到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其二,是语言的节奏和速度。一切快的东西,都有可能在逃避监视和稽查。话说得太快,显得“没从脑子过”,是为了不让自己回味或者体察这些话的深层含义。这样说话的人,要么言语空洞无物,要么出口伤人,人际关系不佳。改变一下快速说话的模式,学会慢慢说话,也是改变自己内心和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乐行心理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