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三人行·北仑小港东岗碶

标签:
东岗宁波古桥小港街道东岗创十三跨石板闸桥省级文保单位 |
分类: 名特古桥 |
宁波三人行按照预定计划继续前行,离开七眼桥后来到了东岗碶村,找到了东岗碶。眼前这座建造时以水利为主、通行为辅看似低矮的东岗碶,同样跨小浃江,它不仅是宁波地区所特有的“碶”,也曾经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十三跨的老碶依然保存完整,不久前更是以小浃江碶闸群(东岗碶、燕山碶、义成碶和浃水大闸)之名,被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东岗碶村东岗碶自然村北侧的东岗碶

东岗碶东南-西北走向,近似于南北走向,桥体由于结构牢固至今保存完整,为十三跨四拼老碶桥,条石为墩,两条用来安装闸门的石槽赫然在目。古桥北侧为两座小岛,东侧地势却突然高起,可走向它的是一段陡峭的小路。不清楚以前能通行时是何景象,如今古桥边的建筑都已经拆除,桥上显然也不再有人通行,平日里唯有悠闲的垂钓者才会来到它的身边。

东岗碶东侧高高的道路边居民的门牌为“东岗碶”,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的权威介绍:东岗碶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东岗碶村东岗碶自然村北侧。西北、东南向跨小浃江,占地82平方米。全长28米,13孔,每孔孔距2.1米,宽2.8米。以三石柱并列为墩,西南侧呈分水形,条石为梁,每孔安闸,双重石门,上游砌左右翼墙。《宁波府帖文节略》载:“东岗碶……横截江流,内蓄淡水,外阻咸潮,鄞定丰邑,田地全赖,蓄泄灌溉,为得甚溥”。 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建东岗老碶,5孔,灌溉农田1.3万余亩。万历年间,在东岗老碶西百步处,筑8孔东岗新碶。万历三十一年(1603),增筑新碶为13孔。现存东岗碶系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清嘉庆十三年(1808)三月,下游燕山碶建成后,东岗碶成为交通桥,现仍保留有碶桥的特点。

东岗碶的卫星地图以及在近民居处的高地上俯瞰东岗碶,由地图上测得东岗碶距离安乐桥的直线距离约2.7公里。

东岗碶的西侧面

东侧面

在东岗碶桥堍前后排列着两块文保碑,前面的还是稍早时区级文保点,其中“碶”字用“矸”字替代,以前不常用的“碶”字电脑上以前几乎打不出,也怪不得皎碶桥处的村名用了“皎矸何村”。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介绍:东岗碶建造年代确凿,构造牢固,保存较好,1993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2011年2月小浃江碶闸群被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小浃江碶闸群由东岗碶、燕山碶、义成碶和浃水大闸四个部分组成。

东岗碶的桥体结构

东岗碶的桥面结构,残留的铁栏杆立柱,利用墓碑改造的桥面板。

东岗碶上向东看,前方不远处就是小山。

东岗碶上向南看,桥头长满了野草,原先的来路已经荒废。

东岗碶上向西看,小浃江平静如镜。中国宁波网介绍:小浃江是甬江的姐妹河,也是小港最主要的水系。沿着小浃江顺流而下,一座座碶闸串起沿岸的历史,也记载着每一次沧海桑田的变迁。
东岗碶上向北看,又是杂树野草一大片,地图上看东岗碶的北堍也是一个小岛。

穿过小岛还有通向北侧的水泥桥,其实水泥桥北堍所在还是一个河道环绕的小岛,只是比南堍与东岗碶相连的小岛要大许多。猜测这样奇特又复杂的地形一定是与“碶”的调水作用相关联的。

不同角度的东岗碶。由老照片上可看到古桥边原先有一些建筑,如今显然才拆除不久,成堆的碎砖瓦砾还在原地。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东岗碶村东岗碶自然村北侧的东岗碶

东岗碶东南-西北走向,近似于南北走向,桥体由于结构牢固至今保存完整,为十三跨四拼老碶桥,条石为墩,两条用来安装闸门的石槽赫然在目。古桥北侧为两座小岛,东侧地势却突然高起,可走向它的是一段陡峭的小路。不清楚以前能通行时是何景象,如今古桥边的建筑都已经拆除,桥上显然也不再有人通行,平日里唯有悠闲的垂钓者才会来到它的身边。

东岗碶东侧高高的道路边居民的门牌为“东岗碶”,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的权威介绍:东岗碶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东岗碶村东岗碶自然村北侧。西北、东南向跨小浃江,占地82平方米。全长28米,13孔,每孔孔距2.1米,宽2.8米。以三石柱并列为墩,西南侧呈分水形,条石为梁,每孔安闸,双重石门,上游砌左右翼墙。《宁波府帖文节略》载:“东岗碶……横截江流,内蓄淡水,外阻咸潮,鄞定丰邑,田地全赖,蓄泄灌溉,为得甚溥”。 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建东岗老碶,5孔,灌溉农田1.3万余亩。万历年间,在东岗老碶西百步处,筑8孔东岗新碶。万历三十一年(1603),增筑新碶为13孔。现存东岗碶系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清嘉庆十三年(1808)三月,下游燕山碶建成后,东岗碶成为交通桥,现仍保留有碶桥的特点。

东岗碶的卫星地图以及在近民居处的高地上俯瞰东岗碶,由地图上测得东岗碶距离安乐桥的直线距离约2.7公里。

东岗碶的西侧面

东侧面

在东岗碶桥堍前后排列着两块文保碑,前面的还是稍早时区级文保点,其中“碶”字用“矸”字替代,以前不常用的“碶”字电脑上以前几乎打不出,也怪不得皎碶桥处的村名用了“皎矸何村”。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介绍:东岗碶建造年代确凿,构造牢固,保存较好,1993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2011年2月小浃江碶闸群被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小浃江碶闸群由东岗碶、燕山碶、义成碶和浃水大闸四个部分组成。

东岗碶的桥体结构

东岗碶的桥面结构,残留的铁栏杆立柱,利用墓碑改造的桥面板。

东岗碶上向东看,前方不远处就是小山。

东岗碶上向南看,桥头长满了野草,原先的来路已经荒废。

东岗碶上向西看,小浃江平静如镜。中国宁波网介绍:小浃江是甬江的姐妹河,也是小港最主要的水系。沿着小浃江顺流而下,一座座碶闸串起沿岸的历史,也记载着每一次沧海桑田的变迁。
宋代之前,小浃江上还没有碶闸,潮水可以直接到达鄞州五乡。五乡以外,便是一片苍茫的海水。明嘉靖三十五年,知县宋继祖在今天的小港冯家斗村东侧,建起了一座5孔的碶闸,这就是东岗碶。碶闸下为江、上为河,既能灌溉农田,又能防止倭寇入侵,承担了水利与军事的双重作用。
年长日久,海水带来的泥沙,逐渐在碶闸外堆积起来,海涂淤涨、海水退去,新的绿洲形成了。此时的东岗碶,已经节制不了下游的江水。于是,在距离东岗碶5公里的地方,建起了燕山碶,东岗碶逐渐成为碶桥。

东岗碶上向北看,又是杂树野草一大片,地图上看东岗碶的北堍也是一个小岛。

穿过小岛还有通向北侧的水泥桥,其实水泥桥北堍所在还是一个河道环绕的小岛,只是比南堍与东岗碶相连的小岛要大许多。猜测这样奇特又复杂的地形一定是与“碶”的调水作用相关联的。

不同角度的东岗碶。由老照片上可看到古桥边原先有一些建筑,如今显然才拆除不久,成堆的碎砖瓦砾还在原地。
前一篇:宁波三人行·北仑小港安乐桥
后一篇:宁波三人行·北仑小港燕山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