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三人行·北仑小港安乐桥

标签:
安乐桥宁波古桥小港街道下邵村七跨叠石墩石板桥区级文保点 |
分类: 名特古桥 |
看过俗称“五眼桥”的金银渡桥之后准备去看东岗碶,途中又遇一座计划外的安乐桥,此桥为七跨叠石墩石板桥,故当地人俗称“七眼桥”,也跨小浃江,查询资料得知这小浃江以“一江、一闸、三碶、六桥”著称,其中安乐桥还是小浃江上最长的古桥。安乐桥外观虽然雄伟,却只是区级文保点,可能因桥体已损毁严重,桥梁都换成了水泥梁。古桥西堍现重建了一座“七眼桥凉亭”,看外观已是由便于行人歇脚的凉亭彻底变身为寺庙了。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下邵村北小浃江上的安乐桥,俗称“七眼桥”。

安乐桥东西走向,北侧与新建的公路桥紧挨着,其小浃江第一长古桥的气势因此被遮挡了大部分。这是安乐桥的北侧面。据“独行客的博客”介绍:据94版《镇海县志》记载,七眼桥位下邵集镇西侧小浃江上。原为东陵渡,因屡有覆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建此桥,名安乐。桥长61.5米,木桩基础条石干砌墩台,7孔,每孔石板梁3块,各长5.1米,宽2.4米,桥台高4米,墩高4.4米。1987年因拖拉机过桥致北岸石板梁坍落,墩台倾斜,经扶正墩台更换钢砼桥梁。属中型桥梁。

安乐桥的南侧面。主跨桥栏外侧也找不到镌刻的桥名。北仑新闻网 2016年07月01日《小浃江畔显风情》介绍:安乐桥位于下邵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此处曾是著名的“东陵渡”,村民往返两岸仅靠渡船,水宽风大,渡船经常遇险,使村民终日提心吊胆,建桥后,便在南北桥额上刻了“安乐”两字,祈愿吉利。安乐桥俗称七眼桥,东西向跨小浃江。全长达61.5米,宽2.4米,桥墩高4.4米,七孔,每孔跨度仅4.7米。经年累月,桥损严重,今在桥的北侧己造新桥,安乐桥便封堵禁行了。

安乐桥在卫星地图上的位置,与鄞镇江桥的直线距离约2公里。

在安乐桥长长的引桥端找到了背面有简介的文保碑,文保碑显示安乐桥在2000年12月12日被北仑区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安乐桥东堍引桥,两侧有水泥浇筑的桥栏。

安乐桥的西堍引桥

安乐桥的桥面是宽窄不一的水泥梁,原来的石梁是一块也没有了。对于“七眼桥”正名安乐桥的来源,“浙江省邵氏宗亲会宁波工作组的博客”有介绍:安乐桥,多好听的桥名呀,今人可以理解为“平安又快乐”。但古人凡取个地名、桥名总是要有出处的。过桥向东百米就是下邵村的邵氏祠堂。下邵邵氏为宋代理学家邵雍后裔,于北宋末为避金兵之乱,随宋室南渡,始居慈溪,约明末迁居至小浃江边。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在宋皇祐元年(1049)定居洛阳,以教书为生,把自己居住的地方雅称为“安乐窝”;还曾以“安乐窝”为题写诗:“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邵氏祠堂内原有多块匾额,其中有“安乐窝”“学达性天”等。过去下邵地处鄞镇交界(现为北仑),东望巍巍灵峰山,西眺蜿蜒游龙山,江水四面环绕,形如小岛,航运便利,土地肥沃,旱涝保收,于是人们就把这通向“安乐窝”的七孔长桥称作“安乐桥”。

远观安乐桥还是颇有气势的。“浙江省邵氏宗亲会宁波工作组的博客”有介绍:安乐桥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下邵村北,俗称七眼桥,东西向横跨小浃江。清光绪《镇海县志》载:“安乐桥,在小浃江,有五洞,阔三十丈,旧系东陵渡,因屡有覆溺,道光二十九(1849)年新建。”现桥为六墩七孔石梁桥,与记载孔洞有出入。根据桥形及江面宽度分析,改建过的可能性不大,估计是记载失误。桥中孔略高,桥面微拱,全长有61.5米。桥面由三块石板梁并列铺砌,净宽2.1米,每孔跨度为5.1米。此处江面宽阔,两头筑有长桥台与江岸相连。两侧设实体栏板,栏板间置望柱,柱栏勾榫连接。中孔桥栏外有桥额,刻有“安乐桥”三个字,边款为“大清道光己酉岁仲吕月吉旦立、众姓仝建”。2007年,因建设开发需要,在桥北侧另造一座新桥,对安乐桥进行了封堵保护。

在安乐桥西堍北侧有最近重建的“七眼桥凉亭”

与安乐桥同时兴建的青云桥凉亭几经修复,眼前的是最新版了。亭中有“简介碑”和“重建七眼桥碑记”,详细记录了凉亭的历史和赞助者姓名。而凉亭前摆放着显眼的铜香炉和香烛亭,外观看就是一座新建的庙宇了。

安乐桥上向东看,介绍中过桥向东百米就是下邵村的邵氏祠堂,我们却无暇顾及。

安乐桥上向南看,波光粼粼的小浃江。北仑新闻网 2016年07月01日《小浃江畔显风情》介绍:小浃江源于鄞州区东钱湖和天童、凤下、画龙三溪,流经塘河折入五乡碶太史湾,由西南往东北方向过鄞镇渡桥、金银渡桥、鄞镇江桥、东岗碶、堰山碶、长山桥、义成碶,穿小港全境,至笠山浃水大闸入海。主流长28.4公里,宽30至50米,有龙钟、下邵、枫林、江南大河等十八条支流,正常水位3.35米,灌溉农田3.5万亩。

安乐桥上向西看,北侧是新建的“七眼桥凉亭”,南侧有居民家。小插曲:看古桥时发现古桥旁小浃江畔有一棵结满果子的柚子树,禁不住向主人提出要买一只柚子尝尝味道,但主人说此树不经嫁接,属于野柚子树,看似满树硕果累累,却是酸涩不能吃的,如果不信可以免费品尝,这一番话就此打消了我们的馋劲。

安乐桥上向北看,透过紧挨着的新桥外还是那小浃江。北仑新闻网 2016年07月01日《小浃江畔显风情》介绍:小浃江上横跨的碶闸桥梁,如座座石雕,与沿岸山水,浑成一体,无言静缄,却弥散着历史文脉气息。碶闸厚重,桥梁百态,当以“一江、一闸、三碶、六桥”著称。境内,江道迂迥曲折,分支纵横交错,江滩如洋,江湾犹兜。先辈拓荒,后人莫忘,两岸地名,大多是家族姓氏和地貌的组合,最显特色的有“十二地名”。我们的三人行接着还会寻访小浃江上的几座古桥。

看安乐桥时并不知道这是小浃江上最长的古桥,但李凡一定要在古桥上留影,人和桥两相一对照,由此可见安乐桥的长度了。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下邵村北小浃江上的安乐桥,俗称“七眼桥”。

安乐桥东西走向,北侧与新建的公路桥紧挨着,其小浃江第一长古桥的气势因此被遮挡了大部分。这是安乐桥的北侧面。据“独行客的博客”介绍:据94版《镇海县志》记载,七眼桥位下邵集镇西侧小浃江上。原为东陵渡,因屡有覆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建此桥,名安乐。桥长61.5米,木桩基础条石干砌墩台,7孔,每孔石板梁3块,各长5.1米,宽2.4米,桥台高4米,墩高4.4米。1987年因拖拉机过桥致北岸石板梁坍落,墩台倾斜,经扶正墩台更换钢砼桥梁。属中型桥梁。

安乐桥的南侧面。主跨桥栏外侧也找不到镌刻的桥名。北仑新闻网 2016年07月01日《小浃江畔显风情》介绍:安乐桥位于下邵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此处曾是著名的“东陵渡”,村民往返两岸仅靠渡船,水宽风大,渡船经常遇险,使村民终日提心吊胆,建桥后,便在南北桥额上刻了“安乐”两字,祈愿吉利。安乐桥俗称七眼桥,东西向跨小浃江。全长达61.5米,宽2.4米,桥墩高4.4米,七孔,每孔跨度仅4.7米。经年累月,桥损严重,今在桥的北侧己造新桥,安乐桥便封堵禁行了。

安乐桥在卫星地图上的位置,与鄞镇江桥的直线距离约2公里。

在安乐桥长长的引桥端找到了背面有简介的文保碑,文保碑显示安乐桥在2000年12月12日被北仑区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安乐桥东堍引桥,两侧有水泥浇筑的桥栏。

安乐桥的西堍引桥

安乐桥的桥面是宽窄不一的水泥梁,原来的石梁是一块也没有了。对于“七眼桥”正名安乐桥的来源,“浙江省邵氏宗亲会宁波工作组的博客”有介绍:安乐桥,多好听的桥名呀,今人可以理解为“平安又快乐”。但古人凡取个地名、桥名总是要有出处的。过桥向东百米就是下邵村的邵氏祠堂。下邵邵氏为宋代理学家邵雍后裔,于北宋末为避金兵之乱,随宋室南渡,始居慈溪,约明末迁居至小浃江边。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在宋皇祐元年(1049)定居洛阳,以教书为生,把自己居住的地方雅称为“安乐窝”;还曾以“安乐窝”为题写诗:“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邵氏祠堂内原有多块匾额,其中有“安乐窝”“学达性天”等。过去下邵地处鄞镇交界(现为北仑),东望巍巍灵峰山,西眺蜿蜒游龙山,江水四面环绕,形如小岛,航运便利,土地肥沃,旱涝保收,于是人们就把这通向“安乐窝”的七孔长桥称作“安乐桥”。

远观安乐桥还是颇有气势的。“浙江省邵氏宗亲会宁波工作组的博客”有介绍:安乐桥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下邵村北,俗称七眼桥,东西向横跨小浃江。清光绪《镇海县志》载:“安乐桥,在小浃江,有五洞,阔三十丈,旧系东陵渡,因屡有覆溺,道光二十九(1849)年新建。”现桥为六墩七孔石梁桥,与记载孔洞有出入。根据桥形及江面宽度分析,改建过的可能性不大,估计是记载失误。桥中孔略高,桥面微拱,全长有61.5米。桥面由三块石板梁并列铺砌,净宽2.1米,每孔跨度为5.1米。此处江面宽阔,两头筑有长桥台与江岸相连。两侧设实体栏板,栏板间置望柱,柱栏勾榫连接。中孔桥栏外有桥额,刻有“安乐桥”三个字,边款为“大清道光己酉岁仲吕月吉旦立、众姓仝建”。2007年,因建设开发需要,在桥北侧另造一座新桥,对安乐桥进行了封堵保护。

在安乐桥西堍北侧有最近重建的“七眼桥凉亭”

与安乐桥同时兴建的青云桥凉亭几经修复,眼前的是最新版了。亭中有“简介碑”和“重建七眼桥碑记”,详细记录了凉亭的历史和赞助者姓名。而凉亭前摆放着显眼的铜香炉和香烛亭,外观看就是一座新建的庙宇了。

安乐桥上向东看,介绍中过桥向东百米就是下邵村的邵氏祠堂,我们却无暇顾及。

安乐桥上向南看,波光粼粼的小浃江。北仑新闻网 2016年07月01日《小浃江畔显风情》介绍:小浃江源于鄞州区东钱湖和天童、凤下、画龙三溪,流经塘河折入五乡碶太史湾,由西南往东北方向过鄞镇渡桥、金银渡桥、鄞镇江桥、东岗碶、堰山碶、长山桥、义成碶,穿小港全境,至笠山浃水大闸入海。主流长28.4公里,宽30至50米,有龙钟、下邵、枫林、江南大河等十八条支流,正常水位3.35米,灌溉农田3.5万亩。

安乐桥上向西看,北侧是新建的“七眼桥凉亭”,南侧有居民家。小插曲:看古桥时发现古桥旁小浃江畔有一棵结满果子的柚子树,禁不住向主人提出要买一只柚子尝尝味道,但主人说此树不经嫁接,属于野柚子树,看似满树硕果累累,却是酸涩不能吃的,如果不信可以免费品尝,这一番话就此打消了我们的馋劲。

安乐桥上向北看,透过紧挨着的新桥外还是那小浃江。北仑新闻网 2016年07月01日《小浃江畔显风情》介绍:小浃江上横跨的碶闸桥梁,如座座石雕,与沿岸山水,浑成一体,无言静缄,却弥散着历史文脉气息。碶闸厚重,桥梁百态,当以“一江、一闸、三碶、六桥”著称。境内,江道迂迥曲折,分支纵横交错,江滩如洋,江湾犹兜。先辈拓荒,后人莫忘,两岸地名,大多是家族姓氏和地貌的组合,最显特色的有“十二地名”。我们的三人行接着还会寻访小浃江上的几座古桥。

看安乐桥时并不知道这是小浃江上最长的古桥,但李凡一定要在古桥上留影,人和桥两相一对照,由此可见安乐桥的长度了。
前一篇:宁波三人行·北仑小港金银渡桥
后一篇:宁波三人行·北仑小港东岗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