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损伤宝贝大脑的食物,你中了几个

(2013-03-13 17:04:39)
分类: 育儿家园
http://s16/mw690/65bed03atd7cab965db9f&690

爆米花、松花蛋、油条、炸鸡腿、炸薯条等,这些美味的食物你家宝贝经常在吃吗?我们带宝贝在游乐场、小吃街、早餐店、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地方享用这些美味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些食物会对宝宝的大脑产生损伤,如果你已经是为人父、为人母,我相信你如果知道了这些美味背后的真相,一定不会再带宝贝来吃了。

 

 

“铅”万少吃

铅进入脑组织中会取代其他矿物质,比如:铁、钙、锌在神经系统中的活动地位,会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儿童智力低下。含铅的食物主要是爆米花、松花蛋、路边摊食品、罐头等。

 

http://s2/mw690/65bed03atd7cadd2715f1&690

爆米花在制作过程中,机罐受高压加热后,罐盖内层软铅垫表面的铅一部分会变成气态铅。

 

 

皮蛋在制作中,其原料中含有氧化铅和铅盐,铅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虽然市场有售“无铅皮蛋”并不代表它不含铅,只是它的含铅量在国家允许范围内,虽然如此,也不是多多益善,尤其喜欢吃皮蛋瘦肉粥的孩子,妈妈可以给他换成其他食物来做粥。

 

 

路边摊食品每到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的马路上都会聚集很多的小吃摊,炸薯条、烤羊肉串、烤面筋、烤香肠等等,先不说这些食品原料安全不安全,路边摊较多的地方一般交通流量都比较大,来自交通工具尾气中的铅,排放后污染周围的空气间接污染到了路边摊的食物,也是食物铅中毒的一个危机。

 

 

罐头,每到水果反季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喜欢选用水果罐头来代替水果,因为味道酸甜可口,受到小朋友们的青睐。罐头在制作过程中,铅焊接造成了食物铅含量超标。经过高温消毒时,尤其是装酸性食物,铅很容易溶于食物当中。所以罐头不宜多吃。

 

 

“铝”教不改

因为我家住在一个厂区附近,经常从其中一个厂门口经过,每到早上上班时间,厂门口就会有很多小摊点卖早餐,稀饭、豆脑、包子、油条等,不仅方便了厂里的员工,也方便了我们附近的两个小区的居民,我发现经常有父母早上送孩子上学,也经常在那买早餐给孩子吃,尤其油条摊孩子和家长更多一些。尽管电视媒体一再宣传路边摊的面制品中铝的含量超标率很高。

 

尤其是油条、油饼,因为油条在制作过程使用明矾(含铝的食品添加剂),为了增加油条的口感,往往明矾的添加量都是超标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每天摄铝量不应超过60mg,如果每天吃50-100g油条(大油条2就会超过这个量所以建议尽量不要在小摊点买油炸面制品。

 

 

铝不是人体的必需的营养素,缺少它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反而过量了摄入铝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的吸收,导致儿童的神经细胞发育受到障碍,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身体生长发育迟缓、贫血等症状。

 

含糖精、味精多的食物

记得小时候传统的爆米花,都会用糖精来使爆米花增甜,现在很多儿童零食(炸薯条、)里面也经常用糖精来做甜味剂,只是换了一个叫法而已,比如:阿斯巴甜、甜味剂等等,糖精摄入过多会对脑、肝细胞造成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成人每天味精的摄入量不能超过4克,妇和周岁内婴儿禁止食用味精,孕妇食用味精很容易造成婴儿早期缺锌,影响孩子出生后的体格和精神发育,周岁内的婴儿食用味精会损害脑细胞。

 

 

含过氧脂质的食物

主要有油温在200以上的煎炸类 食品及长时间曝晒于阳光下的食物,如熏鱼、烧鸭、烧鹅、炸鸡腿、炸薯条等。还有炸 过鱼、虾的油会很快氧化哈喇并产生过氧脂质。鱼肉、鱼干、腌肉等含油脂多的食品在空气中长期暴露容易长生过氧脂质。

 

 

 

如果想让宝贝吃的健康、吃的安全、吃的放心,最好是买食材,带宝贝在自家厨房制作,不仅得到安全,还能带动孩子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让孩子明白劳动创造美好,更能提升亲子关系,岂不是一具多得呢!早餐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学习力很重要,所以希望妈妈能多辛苦一点,在家制作丰盛的早餐给全家,丰富的早餐应包括:主食(碳水化合物)、牛奶(补钙和优质蛋白)、蔬菜(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膳食纤维)、坚果(矿物质)、少量肉类(优质蛋白)。

 

参考资料:

[1]百度文库 千万别让孩子吃损伤大脑的五类食物

 

 

原创博文

营养师:李丹丹

新浪微博:@李丹丹营养师2011

电话:1525657599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