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2022-04-07 09:30:00)
标签:

霍州观音庙

过街楼

师家沟古建筑群

山西旅游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去年九月随北京古迹群到山西临汾盆地附近访古,八日刷保百十项,第十九篇记录霍州赵家庄观音庙(国六),师家沟古建筑群(国六),上面两个国保基本是清代之后的建筑群,没有特别之处,唯有赵家庄观音庙有一座编外建筑,也就是在整个观音庙建筑群围墙墙外,外挂了一个建筑,这个寺庙外挂建筑是才真正的王者,文物部门叫赵家庄村霍州观音庙过街阁楼”,与其相比整个观音庙建筑群不过是个青铜,啥也不是,古迹爱好者来到这里都是一睹这个外挂建筑的芳容,这个建筑居然是重檐歇山顶,一般小县城的文庙都不敢采用这种高贵的建筑礼仪,而观音庙的外挂建筑就这么牛,我以为整个阁楼建筑的立柱好像都被剪短过,一层高度不够,看不出初建的样子,带着残缺依然被誉为元代的阁楼式建筑珍贵遗存,为观音庙在古迹建筑遗存上拔份儿。但在实际用途上很跌份儿,元代建筑与一座民国卷棚戏台合并,部分立柱截断后落在高起的砖台基上,沦落成为戏台的扩展后台,不再具有宗教建筑的意义,而做过功课的访古客都会穿过观音庙的殿堂,直接来到这里,赞叹大木构阁楼建筑的俊美和精巧。

关于阁楼的建造时间,庙内最早石碑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赵家庄起建关王庙碑记》记载,霍城东外许曰赵家庄,自黄庆初年建庙一所,内设三神:观音中堂、土地西室,关王中堂东隅列焉。其中“黄庆”疑似“皇庆”,1312年,这是元代建筑的依据。另外,阁楼琉璃屋脊匾额“彘川雄镇”有年款为“嘉靖五年冬”(1526年),这是阁楼建筑最迟的年款。也有说副阶重檐是明代维护时加上去的,而这座阁楼式建筑最初的样子和宗教功能并不清楚,曾经被称为水榭楼阁建筑,或者叫过街楼,网上有蔡敏老师文章《一座特殊的古代戏台建筑实例》,讲个一个“暑戏阁”的故事,老人回忆依据庙里被毁石碑记载,这是一个村民集资而建的古戏台,我个人感觉过街楼阁和水榭阁楼都不合适,也不一定是早期戏台,更像是一座搬迁而来再利用的古建筑,柱子全部被截断了,与宽度和纵深相比楼阁层太低矮,第一层没有空间高度,与早期古建筑的应有的整体风格不搭,这是座被后期修理很惨的建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仅仅凭建筑气势就完胜观音庙所有建筑的总和。

1霍州观音庙,其实应该叫赵家庄观音庙,属于村里的小庙,与霍州古城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成为第六批国保,被收在霍州的大名下。赵家庄观音庙本身资质平平,解放后一直是学校,保存了寺庙的四方格局。庙院南北总长47米,东西宽43米,占地面积2021平方米。总体布局为两条平行轴线。其东轴线为一进院,轴线上分布有山门、三圣殿,东侧有厢房、廊屋、耳殿,东南角二层有文昌阁。西轴线为两进院,轴线上分布有过街阁楼、戏台、过殿、观音殿(分正殿和东西配殿),轴线西侧分布有廊屋。三圣殿与观音殿之间建有土地殿。基本是筒瓦硬山顶式建筑,没有任何亮点,保存有几座明清时期的石碑,主殿有小木作神龛和平棊藻井,是不是原物就不好说了。其中的过街式阁楼就是外挂元代建筑,需要重点描述一下,但这个建筑真不是什么过街式阁楼,村民在一层柱子下避雨休闲而已,如同老人喜欢在墙根下晒太阳聊天,是村民聚会的地点之一,绝非交通要道过街阁楼。

观音庙外挂阁楼建筑,重檐悬山顶,面宽512.5米,进深44.5米,高约10。阁楼底部由十八根粗大圆木柱构成廊式过街通道,其中四根直通二层,成二层前金柱。柱间施平梁、楞木,平梁搭于前部砖砌楼基上,平梁上铺设木板。二层东、西、南三面设木栅栏。一层檐柱间施阑额、普柏枋,檐下施四辅作单昂斗拱十五朵。二层楼内靠后墙砖砌高一米台基,台基上设金柱两根,金柱间施阑额,构成三开间。后檐两次间各设檐柱一根,上承粗大额枋,和六根金柱构成四椽袱梁架。额枋上施四辅作斗拱。民国接后檐檐间三间卷棚顶戏台,后墙两次间开门。施琉璃脊饰,正脊琉璃件有彘川镇河题记。以上是网上关于阁楼的描述,不是很专业,期待高人的解惑。

2、师家沟古建筑群,清代古建筑群,也可以叫山西师家大院,但这个大院不在城镇中,而是在山沟里,依山而建,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扩建而成,总计约4万平米的建筑群,师家沟没有城堡之类的城墙保护,而是采用分散式的独立布局。看似独立的院落都设有相对隐蔽的侧门、偏门和房内暗洞、地道相互穿通,这些院落彼此相互联系,通过各种连接方式连接成院落组群。一旦发生盗匪,全村人可从容不迫地通过不同的通道迅速逃离或集中防御。这种独特的建筑群防御实例极为少见的。

师家沟整体建筑依山就势,以四合院、二重四合院、三合院、三重四合院为主体,大小31个院落。各院落分别设正房、客厅、偏房、过厅、书房、绣楼、门房以及仆人、马厩等用房。院落门前与巷道相连,相互之间又巧妙相通,互相联系。有园门、耳门、偏门、楼门、屏门、暗门,上下左右互相贯通且衔接自然,形成了由下而上,楼上楼,院中院的奇特格局。一条用长方石条铺成的人行道长达约一千五百余米,处处与排水道接通,整个村落既有水平方向的相互穿插,又有垂直方向的互相渗透,充分体现了丘陵沟壑区依山就势,窑上登楼的建筑特点。同时又融合了平原地区多进四合院的布局风格。村四周有约1500米长的石条人行道,构成环村环行道,环道以外建有酒坊、醋坊、染坊、豆腐坊、油坊、造纸坊、当铺、盐店、药店、学堂、牌楼、祠堂等附属建筑。

师家沟村口有一座贞节牌坊,石牌坊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高6.3米,宽5.8米。       牌坊背面正楼中间的额坊上书有:敕赠儒林郎国学生师自省安人赵氏、张氏、儒林郎师五音安人刘氏之坊是师家沟的标志。虽然有居民居住,但建筑基本都不开放,看看外立面而已。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霍州观音庙,师家沟古建筑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