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2022-03-31 09:00:00)
标签:

东龙观墓群

中阳楼

三皇庙

山西旅游

杂谈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去年九月随北京古迹群到山西临汾盆地附近访古,八日刷保百十项,第十八篇记录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附近的国保文物,东龙观墓群也叫汾阳宋金墓群,2008年修汾阳市至孝义市公路时发现,现在公路在墓地周边形成一个大环岛,把墓群括在环岛内,根据发掘简报介绍,当时发现了四处墓地群,东龙观是最大、最有价值的一处,共有宋金墓葬27座,其中砖室墓16座,平面呈八角形和六角形,土洞墓11座,现在当地管理部门准备在这里修建墓群博物馆。不仅原地保存了这些墓室,对周边发现的小墓室进行整体迁移,都放在东龙观这块环岛内,将来形成一座汾阳宋金墓群博物馆,这里属于第七批国保,为山西宋金时代的墓葬形式提供又一个考古发现。另外顺带记录一下孝义市慈胜寺、三皇庙、中阳楼和天齐庙。

   1、东龙观墓群,因为没有形成旅游参观的安全条件并不对外开放,机缘巧合参观了M2M5墓室,照片多来自山西考古所《汾阳东龙观宋金壁画墓》一书,在这里看到的墓室展示是考古阶段的开挖状态,从地面顶部可以直接看到墓室,看到穹隆墓顶的外部结构,这是著名的马村砖雕墓无法展示的内容,马村砖雕墓已经成功回填并进行展示甬道的规划,而东龙观还处于考古的开放状态,这是墓室参观的不同体验。记录几点感受,一是M2墓室不应该简单说成是壁画墓,更应该说是高浮雕的砖雕彩绘墓,所有的人物和建筑物都是高浮雕砖雕,浮雕的高度在2-3公分,与浅浮雕和线刻的制造技术完全不同,这种高浮雕的成本更高,技术难度更大,与壁画墓建造技术完全不同,图像更加简练而突出重点,适合高浮雕的工艺特点;二是对墓室穹隆顶建造描述,墓顶用条砖15层叠涩内收,再用16层子母砖叠涩至墓顶收口,方砖盖顶,参见《汾阳东龙观宋金墓地发掘简报》,有线描图示,特想看看子母砖的样式;三是M5墓室“买地劵”和“明堂”的知识点,明堂特指宋金时期部分地区将墓地的规划图称之为“明堂”,也是“茔地图”,在一块方砖其上朱砂书写有地心、八卦、天干、地支及尊穴、次穴、卑穴的位置;而买地劵是对明堂规划图的文字和法律说明,非常讲究地通报地下神祇这块墓地属于我了,花了九百九十九贯文兼五彩信币,期限是千秋百岁,这也是判定墓室年代的证据之一,买地劵方砖在明堂方砖之上并与其对扣放置,两块方砖分别以图文形式表达对墓地的所有权,我比较关注什么是“五彩信币”,可能是某种面额纸币的称呼之一;四是M5墓室壁画有完整地“金属货币兑换纸币”的场景,墓门外侧处有护卫保镖守卫,墓门内侧有搬运脚力门吏,墓室两侧最显眼的位置为兑换柜台,但现场因为颜色的漫漶看不清楚,说是柜台上有收票兑换的操作,这是最早的货币兑换处,墓室有这种涉及钱财的壁画最实惠,不用装高雅,直接谈钱,宋金人民接地气,也体现经济对生活的掌控已经完全渗透到丧葬事业,或者隐喻人间货币与地府世界的交换我以为,这些壁画应该是当时墓室装修的主流样式之一,与墓主人的喜爱有关,与墓主人生前说从事的工作无关。

      关于M2墓室的介绍, 统计东龙观墓群,砖室墓以形状分类,分为八角形、六角形和四边形,以面积分类,分为大墓(5平方米以上)、中墓(3平方米至5平方米)和小墓(3平方米以下)。M2属于八角形中墓,单室穹隆顶结构,长2.9米,宽2.87米,高5.9米,四周高浮雕彩绘墓,八角形的八面环绕建筑斗拱和屋檐,不知为什么宋金墓喜欢把墓室内墙装修成建筑外立面的样式,好像把棺椁放在四面环绕建筑的天井中,而四周分布的壁画不知是房间内的画,还是外墙的画,没有逻辑的统一性,应该都是室内的画风。墓室画的图案都是以中心线对称出现,正壁是一对夫妇头像,在三开间的门框内,门楣是巨大的额枋,最上面还有垂曼,头像下面是供桌类的家具,很迷惑的场景,我一直认为正壁是家神神龛,墓主人或者是墓主人的父母家神,在葬礼上供后辈人祭拜。两侧对应双侍女捧物图案,美酒和食物盒,然后是两组对应的启门图,一进一出,表示空间内的循环,这组启门图人物算尺寸比较大的,人物高度小一米的样子,算是我所见墓室内最大的高浮雕启门图,可惜正面头部毁了。最后一组是门窗外立面,窗下一只小猫浮雕,没有门吏之类的守卫,配有活动墓门带有门钉。

      关于M5墓室的介绍,M5属于八角形中墓,单室穹隆顶结构,长宽各2.8米,高524米,典型的壁画墓,在砌砖白灰勾缝的墙壁上直接绘画,整体效果上有些混乱,需要很细致的辨别,远没有高浮雕彩绘清晰。正壁为全家福,五人组合为三主人加二侍从,男主人居中,两侧为妻妾,两侧壁对应是有“茶酒位”和“厨积香”题记的主题,后厨画面是墓室永恒的主题,民以食为天,而茶酒是富人必要的炫耀,有休闲享受的味道。两大侧壁一面是四格窗,一面是本墓室最主要的主题图案,介绍说“金属货币兑换纸币”的场景,三个人物,三格扇门内有一个带严密栅栏的柜台,留有一个银行类的小窗口,小窗口里面的人拿着铜线,柜台外的人拿着纸币,还有一个保安,古代银行的场景。再往后是一组启门图和窗下猫狗,门内侧是一组对称搬运门吏,据说拿着钱袋,门外是一组持剑守卫,形成银行的安保运送体系。没有墓门,但墓门上端有匾额“王立之墓”,不仅是墓室,也有家族祠堂的意味。

     墓室由低层彩钢房保护,地面上的高大彩钢内房是整体搬运来的外来墓室,为将来的博物馆做准备。

    2、孝义慈胜寺(国七),孝义市崇文街道苏家庄村西北隅。又名法性禅院,大雄宝殿,存明代彩塑佛像11尊,一块金代敕建寺院批文石碑出色,为金泰和七年(1207年)。

        3、孝义三皇庙(国七),在新建旅游景区内,道教建筑群,仅三皇殿为元构,殿内存清代壁画。现存有三皇殿、耳殿、赛神戏楼及掖门,掖门东向设有砖券入庙门洞(山门),其余建筑皆为复建。“三皇”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配祭十位古代神医,壁画内容与三皇和神医有关。

4、孝义中阳楼(国六),是我所见在旧城区中没有高层新建筑的唯一楼阁建筑,老城区全部原貌保存,没有开发,中阳楼依然是旧城区的最高地标建筑,孝义旧城在三国时代设中阳县,可历史上有中阳县地名之争扯不清楚,中阳楼的名字很给力。清宣统元年(1909)重建,木楼为平面方形,四层四檐,十字歇山顶式,高23米,这是一座以牺牲孝义旧城区的发展而衬托出来的木楼建筑,保存旧城的格局,弥足珍贵。

5、孝义天齐庙(国七),寺院周围已经是大片拆迁区域,仅存一院两个建筑,正殿是元代建筑,山门是清代,未进入参观。

    孝义国保中唯有中阳楼及其周边旧城保持原貌印象深刻,其余平平,匆匆而过。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东龙观墓群,及孝义市四国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