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绛州大堂绛州三楼绛州文庙龙兴寺塔山西旅游 |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
1、绛州大堂(国四),绛州大堂还包含了绛州三楼,位于古城区的一处高岗之上,据说在绛州州衙可以俯视整个古城和汾河湾,如同玉皇大帝视察人间,其地理位置就是上帝的视角。所以,绛州古城更像是汾河边的一座军事城堡,其对古代汾河之水陆交通命脉形成从高向低的制约,降维打击,命名为绛州可能有地理高度不平的意味,我喜欢小“汾城”的称谓,汾河边上的小城池,可惜已有大汾城了。说绛州大堂所在高地的历史背景深厚,远远超出大堂木构本身的意义,不是指民间传说薛仁贵在汾河湾筑台拜将,而是因为一部园林著作,唐(823年)绛州刺史樊宗师的《绛守居园池记》,文章描述了州衙府旁边的一座"隋代花园"的盛况,该花园是中国最早园林之一,又称为"隋园"、"莲花池"、"新绛花园"、"居园池",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由内军将军临汾令梁轨开创。在唐宋代成为园林界的“网红”, 唐宋时期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等曾到此咏诗作赋,留有大量的文墨名联。园池自唐代以来屡经修复,便形成现在的春、夏、秋、冬四个景区,名木繁卉分植其中,园池内曲径通幽,古朴典雅,景色怡人,亭榭楼阁,错落有致,吸引了无数历代名流雅士一睹仙境风光。现存园池大体基本面貌是清代重建,后经民国初年修建的风貌。这也是未能成为国保的原因,这座州衙府的花园终究会为绛州大堂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