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牛王庙戏台东羊后土庙王曲东岳庙三座元代戏台山西旅游 |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
戏台技术描述,牛王庙戏台在四根角柱上设雀替大斗,大斗上施四根横陈的大额枋,这种额坊的建筑形制,具有显著的元代时代特征。每边四垛分置于大额仿上,内部梁架则用斗拱二层巧妙地组成藻井。各层斗拱后尾转角处 分别布设抹角梁,极大地增强了 体结构的稳定性,现场勘察结论认为: 保存下来的戏台主体结 构仍为至元二十年原有构造 , 唯上部屋面、台周檐墙曾经明、清修葺或补筑。前台两边无山墙,可三面观看。牛王庙戏台台基高1.23米,台身前面阔7.45米,进深7.55米,建筑结构为"井"字形框架,顶部为单檐十字歇山灰瓦顶,五辅作计心造。一直被认为是最早戏台,随着金代戏台的新发现,牛王庙戏台只能变为最早戏台之一。
3、王曲东岳庙,国六,戏台两侧也是这个庙的山门,戏台的背面足以撑起整个东岳庙的门面,歇山顶用琉璃瓦装饰,也是三座元代戏台中唯一用琉璃制品装饰的高等级戏台,非常壮观。我们到的时候接近黄昏,戏台内部漆黑一片,藻井细节未能看清楚,匆匆略过。网上介绍,王曲东岳庙,明清两代均有修葺。现庙正殿为新恢复建筑,老建筑仅存戏台。戏台坐南朝北,分前后两部分,前檐为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卷棚硬山建筑,后部建筑为元代遗构,平面略呈方形,台宽7.25米,面宽7.25米,屋顶为单檐歇山顶。
台前及两侧前部敞朗,背面及两侧后部筑以墙壁,无前后场之分。前檐两根粗大的木柱支撑大额,后墙及两山为土坯砌筑,形成了三面砌墙正面敞口的形式,斗栱为重栱双下昂计心造作法,内檐梁架结构尤为别致。





















马村砖雕墓戏台(金代),山花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