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2021-12-31 09:30:00)
标签:

稷王庙

万荣稷王庙

庑殿顶

营造法式

梁思成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九月随北京古迹群海淀组走山西八日刷百十处国保,第四篇记录梁思成没有找到的宋代唯一庑殿建筑—万荣稷王庙正殿,第五批国保,2001年入国保名单时被鉴定为金代建筑,有埋没人才之嫌。2007年被重新认定为宋代早期建筑,直到2011年,在山西万荣稷王庙大殿修缮后测绘中,北大师生于在大殿前檐明间下平槫攀间枋外皮上发现题记为“天聖元年”(1023 )。其身份地位陡然提升,原来被认定怪异的一些做法也顺眼了,毕竟是唯一的宋代庑殿顶建筑,据说在《营造法式》中也出现过该殿的名字,梁思成也关注过这个大殿的存在,这些坊间传说对提升万荣稷王庙正殿的关注度很有帮助。至于为什么在山西省万荣县南张乡太赵村,东距县城7.5公里的村庄出现单层建筑中最高级的庑殿顶建筑,并且是在本土教小众“稷王”信仰的建筑中,恐怕是个永远的谜题。

在万荣稷王庙现场我并不知道这个大殿的来历,第一眼看见这个大殿的外观就不谈定了,有点类似河北高碑店开善寺大殿,很难得在乡村寺观中看见过体量这么大的庑殿顶建筑,短脊长坡的外观极为夸张,这是在外观极为炫目的古建筑,比起小型建筑的歇山顶飞檐,庑殿顶更沉稳大气,低调而奢华的凝重。2011年正殿做了落架大修,换下很多斗拱构件,有条件对构件做碳十四年代检测,为宋代建筑提供木构年代的实证。同时在配殿做了展览介绍,看庙大爷热情推荐我们参观,通过参观了解了正殿建筑的发现过程,山西古建筑有太多的惊喜等待发现,感谢看庙大爷。

1、正殿的奇怪内分隔墙,本土教稷王庙使用庑殿顶就很奇怪了,但最奇怪的是大殿内设分隔墙,把室内空间又缩小的一圈,俗话说就是殿中殿的设置。早期宗教建筑的设计规模都是为塑像服务的,塑像的大小和布局与建筑的大小和样式需要统一和谐。但万荣稷王庙大殿因为塑像完全消失,配套的宗教庄严具啥也没有,结构特殊无法用常规的知识去解释。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室内如此分隔的宗教建筑,又被当地人称为“无梁殿”,在木构体系中有不同常规的操作。正因为如此,对这种分隔墙我硬编了二个优势,专业人员勿喷,就当说笑话,第一个优势是加强的木构建筑的整体强度,稷王庙大殿的内柱比檐柱高二倍,内柱顶部并没有形成抗剪切的能力,抗变形能力比较弱,而在内柱柱网一圈砌筑高大的围护墙体,把柱与柱之间连城封闭的筒体,形成核心筒的牢固结构,极大增强了顶部的抗变形能力,这种骚操作体现了砖木结合建筑的优势,整体强度超出单纯木构建筑的极限限制,可能是结构的需要,才造成内分割墙的存在,而不是为塑像服务,是为了稳定大殿整体结构的需要。这是比较罕见的支撑结构借力围护结构的实例,违反了中国木构支撑与围护必须分离的传统。第二个优势是合理分流了朝拜的人流,在内分割墙的外围,形成了类似“西藏传经廊”的建筑布局,也可以用中心柱式石窟的布局解释,形成绕中心柱朝拜的环形通道,内隔墙环形结构形成中心柱的效果,而环中心柱的通道是最好的仪式通道,通道两侧可以绘宗教壁画供人参观。这种变通不是没有可能,我用蓝色在平面图标识处通道,用粉色标识处内分割墙体的位置。其实这种内分隔墙的形式从没有被历史所接受,几乎是宋代建筑的孤例,可我还是认为只好能存在下来就有结构上的优势,是一种很好的建筑和宗教场所的变通,只是存量太少了。

2、三角稳定结构的使用,三角稳定结构是现代木结构建筑应用最基本的法则,在我国早期传统殿堂木构结构中应用并不明显,而稷王庙大殿应用有很多处三角架构,比如大型的驼峰支撑,就是一个标准的三角支撑,内柱顶部连接也有三角形结构,在脊梁支撑也有三角稳定结构,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局部结构稳定自平衡形式,很高兴看到在这个时间段,三角稳定结构开始启蒙并大量应用。

3、向真昂致敬的假昂装饰刻线,稷王庙主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殿顶筒板瓦覆盖,脊刹、吻兽完好无损。外檐斗栱五铺作,偷心造,补间铺作逐间一朵。柱头铺作双杪,补间铺作及转角铺作为单杪单下昂,华拱出做假昂头。假昂头的装饰线很有趣,我特意在图上做出标识线,四方客老师说以为是插昂,晋王老师说是一个整体,做出假昂的刻线,至于为什么要做出假昂的刻线,也许是一种审美的存在,在早期建筑中昂的应用很难也很美观,但以后被结构更简单的形式所代替,元代以后很少出现真昂的应用。所以,假昂是对真昂的怀念,假昂刻线是对真昂的致敬,还念更早期大木构的技术展现,怀念真昂的时代,但随着建筑技术的发现,真昂被淘汰是历史的必然。

    另外,我们此次行程中去了万荣八龙寺塔,道教的七层砖塔,是一个宋塔,为第七批国保,在所有斗拱塔檐中,唯有第四层斗拱为宋代旧制,双假昂的制式,在砖塔仿木构斗拱中采用假昂设计,在宋代一定很流行的做法,与稷王庙大殿互证,可参见木岛主的微博。

4、石刻构件,有两个建筑石刻件受到关注,一个是大殿的角兽,能保存下来是个奇迹,另一个是龙柱,顶部有施主的题记,文字比较清晰,龙的雕刻也生猛,爪上有人类的肢体,这是明代道教建筑的顶级标配,只剩下一根石柱,也算是建筑维护的石碑,没拍细节,借用网友赌七包机智豆的照片。

5、戏台的演变,在稷王庙中轴线上有两座古建筑,一座是宋代唯一的庑殿顶建筑,一座是戏台,在元代石碑上记载了戏台的始建情况,戏台为称为“舞厅”,这是元代的叫法,非常有现代感的词汇,现在的戏台是1921年民国的建筑,但不知保留了多少元代的信息。  

      总之,万荣稷王庙大殿是一个发现比较晚的建筑奇迹,据说在宋代《营造法式》中有这座建筑的信息,梁思成夫妇三次到山西寻访早期古建筑,曾经也关注过这座宋代庑殿顶建筑,可惜没有找到,而现在,万荣稷王庙大殿以庑殿顶的特殊优势,跻身庑殿顶古建筑排名三甲,如果以唐宋古建筑室内空间的排位,也可以骄傲地位列前茅,算得上是古建筑的新贵。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万荣稷王庙,《营造法式》记载的宋代庑殿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