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都护在燕然
都护在燕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1,641
  • 关注人气:6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2021-05-14 09:30:00)
标签:

云山屯

伍龙寺

寨英村古建筑群

军事屯堡

贵州旅游

杂谈

分类: 其它南方古迹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在贵州旅行中顺路去了三处国保级古建筑群,安顺云山屯古建筑群(国5),安顺天台山伍龙寺(国5),铜仁的寨英村古建筑群(国六), 三处古建筑群都有明代军事屯堡的痕迹,非常巧合的是,三处古建筑群所处地形地貌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云山屯是山谷地势的典型代表,以山势做防护,控制山前的大片平原;而伍龙寺是山顶建筑的典型代表,居高而建,以通讯指挥和避险为主的军事要塞,监视重要交通要道;寨英村古镇是控制水陆码头的军事堡垒,是平原要塞的典型代表,全部环绕围墙,城门与水运码头相连,控制贸易关税的最佳地理节点。这三处古建筑群是贵州地区成百上千的明代军事堡垒的缩影,明代边防大军正是通过这些密布在关键地理位置的军事堡垒,以军屯军堡的形式,形成了比北方“明”万里长城更有效的南方卫所军堡的“暗”长城,这种暗长城保护大西南地区的稳定,这种驻守边疆“建设兵团”的大国策至现代依然在效仿。而贵州明代大量军堡随时代变化基本上都消失了,留下很少的遗迹成为国保建筑群,也是由军堡转型为商业民居古镇的样板,这些没有被遗弃的老建筑经过修复后又变成小景区,用实物展示那段逝去的历史,供小众访古爱好者缅怀。

    1、云山屯古建筑群,位于安顺附近的云峰山景区内,是第五批国保单位的合并项之一,包含云山屯和本寨两个子项,我仅仅去了云山屯古堡,路过本寨而未进。这种老建筑群类似北京郊区的“爨底下”,整体规模建筑是看点,而个体建筑破破烂烂没个性,一般游客不喜欢。我也是慢慢了解这种军事屯堡的背景知识,逐步发现屯堡建筑群的亮点。有资料显示在安顺地区有记载的军堡建筑群就有300多处,而在明洪武年间,贵州驻军20多万,随军家属至少70万,控制贵州的政治经济交通命脉。就云山屯所在地域而言,附近有八座军堡,包括云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竹林寨、吴屯、张官屯和章家屯,云山屯是最杰出的代表,因为其地理位置极佳,简单说是位于一条狭长的山谷之中,不用修建围墙,仅仅在山谷两头修建高大的城门,俗称两头堵,就可利用自然山体形成坚固的防护,山谷中有水源,山谷前侧是大平原,交通要道,山谷后侧是山地小平原可种植,果然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大山寨门有“云山屯”的石匾,沿着细长的峡谷分布建筑163处,包括民居、寺院、戏楼、学校和商业门脸建筑,现在多是人去屋空,全都搬下山去镇上生活了,留下的是服务旅游的租户。据说云山屯之所以能保留到现在是因为其曾经有集市的作用,清末和民国时期附近村落民众都到这里交换商品和购物,这个老建筑群虽然不是交通便利,确有自己的商业地位。

而云山屯的建筑特色依然是以石质材料为主,山门和山寨围墙都是石头的,有防卫步道和射击垛口设计,屯内建筑地基和围护墙以石质为主,瓦都是用石片代替,木结构部分以南方穿斗式梁架为主。现存建筑也是五花八门,没有定式。因为是沿着峡谷而建,没有太多的规划,只是在峡谷中心形成以戏台为中心的社交区域,也是云山屯的政治文化中心。建筑的细微之处可见受江南风格的影响。在高山顶部有寺院建筑,与天台山伍龙寺建筑位置相似,有瞭望和避难的功能。

2、天台山伍龙寺,第五批国保,是一座建在山顶的独特建筑群,四面是峭壁,山顶上所有面积都被建筑物所占用,好像一根拔地而起的山峰,顶上长满了建筑房屋,可谓是自然与建筑融合的奇观。关于伍龙寺的历史沿革并不清晰,资料来源于民国的县志,现场也有摩崖题记。叫五龙庙比较常见,应该是道教的龙王庙,而伍龙寺是佛教和道教的合并之庙,与军堡的关系也无法证明。因为在山腰中部有内城墙环绕设计,具有军事堡垒的建筑结构,被誉为贵州屯堡建筑中寺庙建筑的典范,或者说是军事功能和宗教功能合一的建筑群。从现场观察,伍龙寺的山顶建筑群更像是瞭望哨所,石头围墙建筑雄峙于一峰独秀的天台山上,山腰部又有内城墙环绕,双层防御建筑设计不像是普通寺院的作为,怀疑其最初的用途是军事屯堡,居高临下的烽火台作用。以上假设并没有考古证据,而更多的介绍是佛教寺院,网上介绍,伍龙寺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天台山虽然只有60米高,但四周山势陡峭,如万丈深渊,天台山的“天台”名不虚传。而伍龙寺建筑群就是在山顶“天台”有限的面积内,创造出迷宫般的建筑分隔,这是伍龙寺建筑群最大的妙处。网上介绍,它的结构分内外两部分,外部均用石块砌垒,与山岩由于风化造成的水平线十分接近,浑然一体,表现出粗犷的性格,墙壁上极少开窗,显示出军事堡垒的防御功能;内部本构件精雕细琢,各栋建筑更是灵施巧布,在有限的山岩上,创造出了丰富的建筑空间。天台山万木掩映,石奇藤茂,摩崖石刻众多,历代骚人墨客喜登台题咏,至今崖壁上仍有“灵石参天”等明代字迹。

3、寨英村古建筑群,位于梵净山附近,第六批国保单位,是一座平原地区的军事堡垒,主要作用是对水运码头的监管,屯堡的城门口正对应水运码头,堡内有商业街,现存85栋建筑,有少数居民居住,高厚的石头围墙已经不完整了,与一条马路之隔的现代城镇融为一体,而水运航线也早已消失,清澈的河水环绕着小小的古堡,河对岸的中学传来读书声,与古堡内遗存的古建筑形成时间差,恍惚中穿越百年。腐烂的木质房屋正在大规模维修,木工师傅看到我们北京来的游客也比较纳闷,这里也不是景区,有什么可参观的。通过这些破烂建筑,我们可以还原寨英村曾经的辉煌。

网上介绍,寨英早年曾为军需物资转运地,后来成为梵净山麓大商埠。著名的商号有天字号、地字号、何裕商号以及盛极一时的"八大商号"--富华、吴祥泰、同兴昌、曹易和、易和兴、同德祥、聚泰长、协裕祥。街道两侧,店铺林立,这在内地,不足为奇,但在苗疆,实为奇观。寨英村堡垒城墙环护,三面环水,设城门4座,在河水深缓处建码头4座。民居多为前铺后宅的四合院,内有隔墙、暗道、射击孔等设施,兼有住、商、防等功能,是一个由军事堡垒成功转型商业古镇的缩影,在当时社会经济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也是寨英村古建筑群能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

     总之,贵州国保级古建筑都是以群的数量取胜,千户苗寨、百户苗寨,而军屯之类的建筑群也在上百户以上,不论个体建筑的优美,而论群体建筑的布局和社会功能的完整性,有自己独特的传承,需要爱好者从宏观的角度去欣赏。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云山屯、伍龙寺、寨英村,贵州军事屯堡的遗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