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2018-12-15 18:31:49)
标签:

龙门石窟

奉先寺

古阳洞

宾阳洞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随北京古迹群洛阳四日寻古,天翔群主组织策划参访40多个国保级古迹目标,在群里招兵买马,窃喜仅我一人报名,更大惊喜是在洛阳与陈吉吉老师汇合,这个大帅哥碰巧有闲专程作东陪群主一起在河南登封嵩山附近访古,用陈博士的话说,老家附近的古迹都快看吐了,什么龙门石窟、巩义石窟,少林初祖庵,登封三阙,嵩岳寺塔,在陈吉吉摄影博客文章都有声情并茂的介绍,早已成为我这样的古迹小白的经典教材,喆师表示即使吐也要陪群主走一趟。中奖的感觉,四天时间去哪里都行(实际五天),只要跟着这两位老弟就行。

   第一站是龙门石窟,其实龙门、白马寺和少林寺做为景区旅游我以前都去过,但做为访古目标还是第一次,访古需要看更多的细节。龙门石窟外观是著名的马蜂窝状的石窟群,这种河面观蜂巢的石窟景观是龙门石窟最具魅力的外形。石窟基本都不能进窟参观,只能在石窟门口向内窥测古人营造的佛国世界。有陈吉吉博士的现场指点,重要的石窟门口都经过了,能看到的经典浮雕也看到了,出国的著名浮雕也指出所在的位置,剩下的全靠自己联想了。下面简单记录十个自己关注的看点。

1、关注重要石窟的分布位置,介绍龙门石窟的文章淡化石窟的统一编号,而更喜欢使用石窟的名字,北魏开凿的石窟用蓝色标出在龙门石窟蜂窝外观上,唐代石窟用红笔标出,北魏(龙门一期)石窟主要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唐代石窟(龙门二期)主要有: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看经寺洞、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2、关注被盗浮雕的位置,网上介绍,1965年统计龙门被盗痕迹700多处,最有名的是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还有古阳洞的飞天、龛楣浮雕,宾阳南洞的狮子、破窑隋龛狮子、莲花洞交脚弥勒像、万佛洞供养菩萨、看经寺罗汉像等等,有的比较幸运,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保存,更多的浮雕彻底消失了,我能做的是记住浮雕曾经所在的位置,空置也是历史。

 3、关注龙门摩崖书法的地位,书法不懂,无感。龙门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伊阙佛龛之碑》通高5米。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初唐书法杰作,这通碑原应为北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唐代磨去原有碑文,重新雕刻成现在唐碑。

 4、潜溪寺,进龙门石窟景区见到的第一个大型石窟,唐代(650-683), 窟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加上窟门两边的力士像,合计九尊一铺的标准配置。主尊高约7.40米,这种配置的缩小窟在龙门最常见,成为唐代石窟的主流趋势,包括奉先寺。

5、宾阳洞,龙门大型洞窟之一,并列三洞,中洞为北魏石窟,前壁内侧浮雕最为艺术,帝后礼佛图在此。南北两洞为隋唐石窟,南洞被盗石狮子可见原来位置。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在崖壁之上,这个石窟是北魏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龙门石窟的标志之一,赞美文章很多,可参考。

6、万佛洞,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洞顶莲花有大字题记,建造人胆大包天,石狮子最美被盗,洞外岩壁有最美菩萨像,一手净瓶,一手拂尘,惟妙惟肖,是龙门菩萨像的代言人。

 7、莲花洞,也是利用天然石窟开凿的典型,洞顶巨大的莲花高浮雕是该洞的标志,整个莲花下悬如中心吊灯设计,夺走了主尊佛像的光彩。另一个看点是迦叶的锡杖,有老照片对照,迦叶的头在吉美博物馆收藏,还有几个高浮雕飞天头像也在国外,拿锡杖的迦叶造像很少很少,头没了也未撒手。

 8、奉先寺,龙门石窟的核心精华,唐代最伟大的雕塑作品。按照11尊塑像为一铺计算,这是最大的一铺佛龛,宽40米,高20米,深30米的巨大佛龛,展开面积为1400平米的佛龛,公里之外依然可见,唐人气魄,空前绝后。看老照片没有台阶,而台阶覆盖处原来也有石窟痕迹,老照片中卢舍那大佛损毁严重,现在是修复后的面貌,有很多细节可仔细观察,不愧为龙门之魂。

 9、古阳洞,龙门第一窟,公元493年开凿,最早石窟的代表,两侧的造像龛和发愿文是精华,雕刻和书法都是上上品,龙门十九品出自该石窟,主尊像在清代被包泥改造为道士像,有老照片为证。

 10、药方洞,是龙门石窟中唯一具有北齐风格的大型石窟。窟门两侧所刻古代药方,共140余科,制剂法有丸、散、膏等,涉及药物达120多种,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这是古人对中药医学的崇拜,延年益寿的秘诀和方法。以佛教的名义普世救人。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记录佛造像渐变的轨仪,展现了大唐石刻技艺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大唐的巅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