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金阁山,山深少客至唯有执念人

标签:
金阁山全真教祁志诚杨洪长春洞 |
分类: 河北天津山东古迹 |
金阁山景区最重要的一个文物是元代1299年所立的石碑,玄門掌教大宗師洞明真人道行之碑,又称元祁志誠道行碑,是全真教第十代掌门人祁志诚的墓碑,其拓片被博物馆收藏,十分珍贵。网上有《祁志诚生平事迹考略》(刘江),也可以查阅学习一下全真教的发展史,看看与金庸小说里不一样的真实历史状况。该碑的背面被磨平新用,有云州水库民兵师的落款,修云州水库时被征用,差点被毁。我们有幸看到石碑的真迹,同时又有一个小石碑林伴随在左右,那是文物部门收集来的民间石碑,多为明清修庙的功德碑,也有一个明代的界碑,放在一起保护起来。该石碑附近有一个大石头,上面有摩崖石刻,落款是“伏波氏卧仙子题”,年款在诗刻的前面,康熙岁次丁卯年菊月吉日(1687),“我到游仙峪,仙游向何处,南山云树深,怅望不能去”。是一个清代比较清晰的大幅石刻。真是未进金阁山,已知有难处。
按年代排在第二位的文物是昌平候杨洪亲笔的金阁仙山摩崖石刻,1442年的“重建灵真观录”摩崖碑,记录了明代重修寺院的艰难过程,可惜我们没找到,只看到杨洪纪念词遗存的石像,杨洪是赤城的名人,也是北京昌平城的建造者。网上介绍,杨洪高寿71岁(1381-1451),在赤城、独石、宣化、怀来一带镇边屯垦48年。宣府、赤城的山水草木,城堡烽台,社学庙坛,驰道良田,无不留有他的足迹。他创筑马营城,固筑独石、龙门、赤城诸城堡,修葺温泉瑞云寺,重建金阁山灵真观,请建龙门等八城社学,兴建龙关重光塔等,他老人家的功德比比皆是。下次去金阁寺一定要找到这块摩崖碑。
景区内最有看点的文物是长春洞石窟,关于石窟开凿的年代不详,有说元代的,石窟进深6米,宽3米,高2.5米,是一个面积18平米的房间。石窟两侧有幅对联,这次发现石窟门额“长春洞了真处”有年代落款,万历己丑年夏五月吉日(1589年),这种石窟门面装饰年代不可能很早,可能就是明代的。石窟洞内顶部类似平面,比平面多一层凸起,形成浅梯形,线条清晰,石窟内正壁壁上遍布石刻,上半部刻有“丘仙岩”,有落款而看不太清楚,整面壁上都有石刻,说是全真教的历代掌教牌位,字迹漫漶没有能拍摄清楚。有幅对联描成红色。因为石窟附近有泉水,右侧石壁上“甘霖立应”落款是同治二年(1863年),清代后期的。石窟外的摩崖石刻“琼泉”也是清代的,“归来”是民国的,以此推断,山谷深处的摩崖石刻“此处有求必应”也是清末民初的摩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