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山塔山龙王堂景区,挂在崖壁上的三阳洞

标签:
龙王堂保宁山塔三阳洞河北逐鹿 |
分类: 河北天津山东古迹 |
河北涿鹿有个黄羊山国家森林公园,我们北京古迹群小组去的是一个不正经的景区,收门票的是正经开放的清凉寺景区,而我们去的龙王堂-塔山-三阳洞一线是一条野山小路,因为刚看完2001年宫泽峻的动画《千与千寻》,里面的神灵聚会洗澡的场景印象深刻,总感觉这里的灵境寺的夜晚是中国神灵狂欢的夜店,这个秘密不可描述。关于这次行程的正经报道,参见莲莲的小世界博客《【河北逐鹿】两两相望间,这一季绚丽的保宁山塔》,博客里有非常抒情的全程介绍,我重点记录有关石碑和砖塔结构的照片,补充一下行程中的诡异。
首先这条线建筑遗存的名称比较混乱,网上也没有资料介绍。比如塔山又叫保宁山,塔又叫保宁山塔,塔下的灵境寺又叫保宁寺,是一个有10亩地的山中寺院遗址,龙王堂的石碑上叫龙王庙,明清朝代的名称总不一致。我们全程是天翔128导航,不知道他从哪里收集来的古迹资料,登山路上所经历的龙王堂及几个寺院道观遗址,连个县保文物都不是,一路上风景如画,寺院建筑都悬挂在山腰,和顶峰上的砖塔相互映衬,是个登山徒步休闲的好地方,也是个访古的好线路。
开车到罗庄东侧,一条大沟直通山后,步行就沿着山沟而上,我们为了节约时间,开车绕过了山沟,山路狭窄,幸好对向没车,直接停在龙王堂的下面。龙王堂是依山而建的道家寺院,国家批准的道教活动场所,建筑虽然都是新修的,环山腰分布的形状很有特色,远观气势不凡。寺院里有几块清代的石碑,康熙六年碑,乾隆五十二年碑和两块道光十年碑,龙王堂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山腰中的山洞,必须爬天梯才能进入,所谓的天梯是一种木质的活动软梯,梯子本身就是古迹,没有一定的胆量是不敢爬的,我也没有尝试,梯子比寺院还有诱惑力。
去塔山景区有指路牌,沿着山脊向上攀登,渐渐能看见山下平原的村庄和远处的城镇,野花遍地。翻过垭口就能看见山顶的残塔,路过一座废弃的小寺院遗址,忘记了寺院的名称,继续走就是灵境寺遗址,一大片开阔地上断墙林立,寺院背靠的山顶就是保宁塔。看了看遗址上的建筑遗存和疑似墓塔的盗洞,就去看最重要的古迹保宁塔,从保宁塔上看灵境寺,才能领会到此处的绝妙。保宁塔的资料也甚少,现状不容乐观,砖塔地基裸露,塔内基层被盗挖成大坑,仅有残体一层也出现大裂缝,可以说是一种悲惨的“塔顽强”,网上说是明代的塔,也能看到不是明代的“沟纹砖”,塔心室是大型的砖砌穹窿顶,塔身八面素面,四门中东西真门通塔心室,南北设假门,另四面为直棂窗。第一层塔檐有砖拱和砖雕,仿方形木椽,二层以上已坍塌,关于这个塔的信息,天翔128在三阳洞的石碑上找到一点介绍,等着他的博客介绍。
最后一站的三阳洞,路上的树叶已过脚脖,更加荒凉。翻过一个垭口下行,不久便见三阳洞,外观像窑洞,其实就是几个并排的窑洞,挂在陡峭的山壁中很酷的样子,果然是道家修炼的神话之地。这里有几块墙碑和石碑,洞口有砖雕字,洞内有石龛,据说洞内有口通往溶洞,未见。三阳洞现存最完整的“重修三阳洞碑记”石碑,是在“大明嘉靖三十八年岁次已未孟冬”所立。是这里最早的明代碑(1559年),见证了一段明代重修的经历,记录着一段先人的传说,所谓道家“三阳”,指道家三位历史有名的道友,黄伯阳、吕存阳、张紫阳,洞内供奉着三位老祖的神灵,道家的事情真心看不懂。
网上有高人发表了清代当朝贡生杨养正写的一篇游记《塔山记》,算是最早的塔山游记,汉代的摩崖石刻真的灭失了吗?今天,重建修复古迹已无任何意义,保存遗迹的安全才是正确的选择,同时发展有特色的休闲登山旅游,不要碰那些遗址,不要在山崖上刻新字,保持原始的地貌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