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居庸关云台元代浮雕历史 |
分类: 北京六环外古迹 |
首博特展《大元三都》,特意用展板显示出元代皇帝在三个都城巡回路线的示意图,居庸关成为皇帝每次巡回的必经之路,不仅是咽喉之地,也是元大都的北大门,成为进入元大都标志性建筑不足为奇。那时候,太行八径之一的军都陉,没有什么长城景观,什么八达岭长城啊,居庸关长城啊,还都是野山峻岭。而做为过街塔的云台前身建筑,是这里唯一的明星建筑,云台的南北周围聚集着长长的买卖街,给进出元大都的商队提供各种服务,这种景象一直延续到清末的老照片,从老照片里让我们凭着想象体验云台建筑的光辉,其实,云台是元代末代皇帝造的,与多数皇帝的出行没有太多关系,反而见证的建造者的垮台,成为其逃离北京的最后通道,成为元代告别历史的纪念碑。
现在的人们,即使去了居庸关长城,也会被两侧逶迤长城的雄伟所吸引,而对云台的精美浮雕视而不见,往往错过这个地区祖宗级的伟大建筑,我也不例外。知道云台是加入古迹群之后,先是看了颐和吴老的博客,太专业的介绍,甚至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节,月亮里捣药的兔子,建造者的题刻,九头蛇的手势。后来又看了江河湖海四方客的博客,介绍的简洁大气,知识详实,配图精美。最近石窟妹的博客又有云台的航拍,令人耳目一新。还要感谢北京古迹群的小糊涂仙,在群资料中分享昌平大量的老照片,其中居庸关的老照片比较全,从影像中体验云台变化的沧桑。
第一次去云台现场,是天翔带我去的,专门去拍蓝天白云下的云台外观。第一次看到外观的浮雕真的很震惊,毕竟元代所留下的建筑遗产并不多,何况是这么大型的浮雕群像,成为第一批国保名实至名归。后来,群里网友建议夜拍云台,期待很久没有见到有惊世骇俗的作品出世。昨天又去云台,可惜云台正在维修中,说是主要维修漏雨对建筑破坏,这个维修很及时,马上进入冬季,冻融损害是对石刻最大的危害,如果有积水结冰就是灾难,顶部和四周维护墙的防水是第一位的保护,我和天翔在围挡外转悠了一圈,真心想跳进去,趁着有脚手架,近距离欣赏浮雕的细节,特别是南侧浮雕是后补的,修补技术一流,不知道有多少浮雕是修补的。
关于云台想说四个疑问,一是门洞劵口的受力结构,二是天王浮雕的石条组合分布,三是门洞内道路沟槽的形成,四是天王浮雕脚下踩的是老百姓的自然信仰。都是自己调侃的想法,一笑而过。
1、我们常见的门洞劵口都是拱形的,而云台的洞拱是梯形的,高7.27米,宽6.32米,进深17.57米,而梯形无法解释承载力的分解,感觉核心结构还是拱形的,为了更好的体现浮雕的艺术性,把拱形受力结构表面,通过外挂连接的方式装饰成梯形表面,方便石刻平面浮雕的安装,这种设想也可以通过外表面门劵装饰性浮雕来推测,浮雕安装方式并不承受结构力,具体施工做法请专家揭秘,近700年没有损坏也是一个奇迹。
2、云台门劵内立面壁有四幅天王浮雕像,分别占据四个角,每幅雕像是由不同大小的石条块组成,先说高度,七层石条块组成全部垂直立面,每层的高度也不一致,这一点非常奇怪,根据欧欧阳玄《过街塔铭》的记载,云台是国家工程,设计的监造都是国师和帝师,难道浮雕石条没有事先设计的标准高度,还是根据原材料大小现场预制,水平石条的分割大小也不统一,遵循交错原则,竖缝错开,但是没有规律所循,难道石条的长度也是依据原料的大小,还是有多种不同的长度组合。不清楚浮雕是现在制作,还是在石雕塑工厂制作后,运到云台现场组装完成的,分析石条的状况,认为是现场完成的雕塑作品。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作品是国家级雕塑大师不朽的杰作,由20多块大小不等的石条拼装而成,极具夸张的艺术感染力。
3、因为正在维修,道路上铺垫的玻璃防护拆除,露出几条深沟的古道,网上的说法是车辙,我的观点不是车辙,是附近商铺居民凿出的排水沟。看老照片云台南北侧是两排密密麻麻的商铺建筑,下雨后地势高的北侧街巷的雨水排不出去,只好把云台道路上凿出几条沟,方便雨水通过这些沟流到南侧的街巷,顺着山势向下排放。说是车辙,没有专家论证过,牲口的脚印还可以解释,车辙解释不通。
4、网上有篇文章《居庸关云台天王脚下鬼怪形象考辩》,说天王脚下踩的不是通常所说的小鬼恶鬼,而是雷公电母雨神风伯,我特别同意这个答案。在元代,佛教中的四大天王负责风调雨顺,不是靠自己会法术,而是靠用强权逼迫小神仙去干活儿,看见脚下小神仙的模样很可乐,不是一味的献媚,而是有点忍辱负重的坚强,有的依然有不屈的活神仙的范儿。文章说这是国家奉行的佛教和民间流传的道教对立与融合的结果,民众自然崇拜那些龙王庙,雷公电母雨神风伯都是保证国泰民安的神仙,祈求这些神仙做好事,风调雨顺保平安。这些百姓日常所供奉的神仙,已经被大元帝国所信奉的天王踩在脚下,信仰要改变,有更高级的神仙出现了,承认你们的神存在,但必须服从我的领导。可惜,这是大元帝国统治者的一厢情愿,佛教道教儒教的求同存异,没有保佑帝国的延续,反而加速了毁灭,浮雕佛像的内容,从历史上折射出元代国家信仰的最后挣扎,无用的挣扎。
参考博客并借用照片:
1、
2、江河湖海四方客,京师古塔《居庸关云台》系列
3、《居庸关云台天王脚下鬼怪形象考辩》
照片来自四方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