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标签:
历史义慈惠石柱 |
分类: 河北天津山东古迹 |
北京古迹群到定兴活动,轻车熟路的走街串巷,河北农村几乎都一个样,民居把道路挤得很窄,有时又有猫狗挡道,所以车开的要十分仔细。在一个村里的开阔地,看见了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古建及历史建筑纪念物72处之一,义慈惠石柱所在的纪念园,河北农村的一根北齐的石柱,与恢弘的紫禁城故宫平起平坐,一起占用全国第一批72处古建国保名额,这根石柱到底是什么来路。
在网上查阅一些介绍资料,结果是迷惑了,连“义慈惠石柱”的命名好像都错了,有断章取义的嫌疑,我倾向海外者的研究结论,石柱上抬头文字的断句是“标异
乡义
慈惠
石柱颂”,其中“乡义”的概念是核心,而不是“标异乡
义慈惠
石柱颂”,石柱的本意也不什么歌颂或纪念起义战争的,虽然起因是一次战争,但绝不是纪念的主旨。北齐的统治者也不是傻子,没事纪念一次前朝反叛或者镇压反叛的战争,石柱要纪念的真正意图与战争无关。
用专家的话说,石柱是为“标异”〔亦即族表〕那些兴立义坊,掩骼施食的“义众”而建立的,用现在的话说,是表扬那些救死扶伤的民间组织而建立的,这些活跃在乡村的有信仰的团体,可以是佛教徒,也可以是信善的民众,形成社会最基层的“乡义”组织结构,为战争或大灾后的社会做慈惠的事业,有钱出钱,有田出田,有力出力,有房出房,极大地维护了大灾之后混乱社会的稳定,这些跨越阶级的自发善举自然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这也许是民间救护组织的行业祖宗,类似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救援精神早在中国北齐时代业已得到社会的歌颂,这块石柱要供奉起来,为纪念历代社会进程中默默贡献的义工和志愿者人道主义救援,值得我们的参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