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2016-04-16 09:41:06)
标签:

历史

义慈惠石柱

分类: 河北天津山东古迹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北京古迹群到定兴活动,轻车熟路的走街串巷,河北农村几乎都一个样,民居把道路挤得很窄,有时又有猫狗挡道,所以车开的要十分仔细。在一个村里的开阔地,看见了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古建及历史建筑纪念物72处之一,义慈惠石柱所在的纪念园,河北农村的一根北齐的石柱,与恢弘的紫禁城故宫平起平坐,一起占用全国第一批72处古建国保名额,这根石柱到底是什么来路。

在网上查阅一些介绍资料,结果是迷惑了,连“义慈惠石柱”的命名好像都错了,有断章取义的嫌疑,我倾向海外者的研究结论,石柱上抬头文字的断句是“标异

乡义

慈惠

石柱颂”,其中“乡义”的概念是核心,而不是“标异乡

义慈惠

石柱颂”,石柱的本意也不什么歌颂或纪念起义战争的,虽然起因是一次战争,但绝不是纪念的主旨。北齐的统治者也不是傻子,没事纪念一次前朝反叛或者镇压反叛的战争,石柱要纪念的真正意图与战争无关。

用专家的话说,石柱是为“标异”〔亦即族表〕那些兴立义坊,掩骼施食的“义众”而建立的,用现在的话说,是表扬那些救死扶伤的民间组织而建立的,这些活跃在乡村的有信仰的团体,可以是佛教徒,也可以是信善的民众,形成社会最基层的“乡义”组织结构,为战争或大灾后的社会做慈惠的事业,有钱出钱,有田出田,有力出力,有房出房,极大地维护了大灾之后混乱社会的稳定,这些跨越阶级的自发善举自然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这也许是民间救护组织的行业祖宗,类似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救援精神早在中国北齐时代业已得到社会的歌颂,这块石柱要供奉起来,为纪念历代社会进程中默默贡献的义工和志愿者人道主义救援,值得我们的参拜。

   网上资料,石柱原为木质,建于北魏永安年间。北齐武成帝(高湛)太宁二年(562)四月十七日由皇帝降旨由官府建,并易木为石,刻“颂文”于石柱上。石柱通高六点六五米。柱身刻有“标异乡义慈惠石柱”大字题额,题额左边下方有“大齐太宁二年四月十七日省符下标”题记。柱身四面刻“颂文”约三千余言。石柱分基础、柱身和石屋。梁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中对石柱各个部分有详细的解析,除了文字外,顶上的石屋最精彩。石屋系一石雕小屋,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庑殿顶,并刻有屋顶、檐、角梁、斗、阑额、柱子等,前后当心间刻佛像,两次间刻窗棂,似一座三间殿宇模型。它的雕刻风格以及柱子卷刹收分等建造手法,是研究我国隋唐以前建筑形式宝贵实物资料。

   石屋太高,看不清楚,有佛像居中,北齐时期好像唐僧还没有去西天取经,北魏信佛之风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安定,老百姓依然受苦受难,千年文字中传递的信息比佛像本身要珍贵的多,有机会仔细看看完整的有关石柱论文。石屋的背面有黑色毛笔字,到网友的博客上去看看有没有介绍,没有长焦没辙,还有那个几何图案,不像是手工制造,有辅助工具,太圆了,石屋的空白处都是这种圆形叠加的图案,不知有没有背后的含义。关于义慈惠石柱的描述,因为没看过完整的学术论文,只是网上的只言片语,所以我的理解也是片面的,一笑而过。从另一方面说,石柱上刻字则清晰,有的区域刻字有方格,字体整齐美观,有碑帖的风范,也值得书法爱好者参拜。

 

   北齐的石柱,3400多文字,经过1454年之后,仍然原地坚守在小村子里,千年默默地歌颂着慈善的义举,这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文明的文物奇迹。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义慈惠石柱,来自海外的论文比较客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