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桑阿墓石刻,石牌楼立柱奇怪的毛坯留痕

标签:
伊桑阿墓石刻皇后台天开寺石牌楼伊桑阿墓 |
分类: 北京六环外古迹 |
伊桑阿墓的名字很特别,以为是哪里的国际友人,为什么不叫“伊公墓”或者就是牌匾上“伊文瑞公之墓”,不得而知。该墓与天开塔很近,如果没有建筑障碍,从墓地可以看到天开塔,佛光普照,可见这里的风水自古以来就是好地方。现在的墓地又经过一轮修复,把所有墓地遗存石构件都用石栏杆围起来了,一共有“十大件”,可谓非常壮观,南北轴线排列分别是,两个大华表,有云纹和狮子浮雕的大华表,一个大的螭首龟趺碑,敕制碑,两个大型看门狮子雕塑,中间是最大的石构件,五门六柱石牌坊,约21米宽,接着是两个小华表,有一个被摔成几节,网上搜伊桑阿墓都是这个华表的链接页面,最后是两个稍微小一点的螭首龟趺碑,御制碑,总计“十大件”,其中有最精华的单件丢失,比如四个华表上的朝天吼。
看以前的照片,这些石构件都散落在在庄家地里,每年和老玉米一起长大,越长越高,后来看明白了,是土地的水平面越来越低了,土都被挖走了,卖给砖厂换银子了,地皮至少被刮去1米多,以至于我们看到的华表和狮子都被举到高台之上。另外发现这边农村的园林建筑喜欢用石头围栏,比如天开塔的黑龙潭水域,也围成花岗岩栏杆,古诗词所说的雕栏玉砌,可是在帝都看腻了这些,这里的农家院也砌成玉石栏杆,毁了不少野趣,现在“十大件”都有自己的围栏,想起给长城贴瓷砖的段子。
回头再说田野里的墓地石构件,伊桑阿墓没有看见石生像,解放前北京近郊墓地很多,路边就能看到田野里的石翁仲,刚听了老先生说的单口相声《三近视》,说有位大哥要去南顶拜佛,不认识路,眼神又不好,以为路边的石翁仲是个活人,抬手打招呼问路,吓飞了石翁仲头上的一只乌鸦,于是大哥心里想,这人真没礼貌,不回答我,我也不告诉你的礼帽被风吹走了,多么有趣的田野文物记录啊。
关于伊桑阿墓的专业介绍,网上有介绍,各时期的照片也很多,但是缺少更早的照片,其中大华表柱比较稀罕,雕刻精细,配的上精美的赞誉,最有代表的是那座巨大的石牌坊,最特殊的是石牌楼没有过人的通道,最两侧是影壁,两面有四块大影壁,加固了石牌楼的整体强度,中间三个门加了格栅,但是高度的制式是否与原来一直不得而知,并没有符合原来的印记。
我最大的疑惑是石牌楼最外两侧的立柱有毛坯加工的留痕,这是匪夷所思的,绝对不是半成品,推测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部分有辅助支撑设计,也可能因为太精美被毁了,我们再也看不到这座雄伟石牌楼的真正全部影像,另一个是立柱装反了,毛坯面应该在影壁夹层里,或许还有其他解释,我看的资料太少而已,只是那个大影壁好像是整块石料,大型的石板加工比较少见,想了解300年前开采和加工工艺,其实华表和石碑这类大型石构件在帝王墓中常见体型更大的,雕刻更精美的,但伊桑阿墓真是难得保存比较好的一品大臣的墓地,真要感谢世代守护这里的村民,这是皇后台村的荣耀。
以下是石刻的细节部分:
前一篇:天开塔,永远消失的龙潭野趣
后一篇:房山镇江塔,和谷积山舍利塔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