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镇江塔,和谷积山舍利塔的比较

标签:
镇江塔谷积山舍利塔和尚塔谷积庵 |
分类: 北京六环外古迹 |
看房山古迹资料,总是把镇江塔和谷积山舍利塔有意无意的放在一起,这是明代的喇嘛塔,全部用石条建造,外形有点相似,也是房山地区此类型塔中仅有的两个塔,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一个在谷积山山顶,一个在拒马河河边,其中谷积山和尚塔的历史沿革清晰,而镇江营的镇江塔有点牵强,分别慢慢话来。
先说谷积山舍利塔,这是“谷积禅寺塔碑及其它”房山区保文物景区内的一个塔,唐代这里就有建寺庙的传闻,现存遗迹是明代建筑,这个谷积山诸寺在户外越野穿越界非常有名,古迹发烧友必去的基础课,以前去一次要用一天徒步的辛劳,必须有足够的体力和方向感,仅在谷积山这个小地方,就有灵鹫禅寺、圆通寺、谷积庵,三个古寺遗存,还有铃铛塔、鞭塔、舍利塔,三个完全不同样式的古塔,还有两太监墓,被盗的痕迹满山都是,防都防不住,众多的明朝遗迹集中一处,在北京房山山区也少见。看了猫耳山(2007年)和莲莲(2010年)博客的旧照片,感慨万千(推荐猫耳山房山32,33关于谷积山的详细介绍)。昨天去了一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山顶可以开车上去了(游客不行),满山是防火道和台阶,整个一座山野公园,可以说,现在坐着轮椅,也能欣赏谷积山的风采,估计户外人士和盗墓者都不会喜欢这里了。
谷积山舍利塔,把盗洞和损毁的部分修复了,《房山历史文物研究》(杨亦武)中介绍说,塔的地宫很精美,四壁由石板砌成,正面彩绘释迦涅槃图,是明代壁画珍品,东壁刻《宝塔记》,记载此塔及舍利的由来,彻底揭开了此塔的身世。此塔为谷积庵舍利宝塔,谷积庵是明代恢复这里寺庙群的第一座寺庙,现在只剩下一块碑和建筑遗址,舍利塔1479年建塔,塔内原地宫的2粒释迦摩尼真身舍利和存放舍利的铜塔、水晶瓶均已丢失,这些舍利是沧州塔的遗物,是隋文帝(602年)于天下五十三州建塔,布舍利其中之一,可惜这些不得所见,成为饭后的谈资。
再说镇江营的和尚塔,文物保护牌上也是标注“和尚塔“,地理位置十分明显,如同拒马河畔的桥头堡,镇守着拒马河,前天和天翔群主特意去了一趟,连警察的治安亭都设在塔的下面,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尚塔和治安亭联合起来,不仅要镇江,还要震慑地区的治安。关于镇江塔的资料很少,用一个和尚塔来管风水,解释不通,只是这里的村名字也叫镇江营,附近有商代的镇江营遗址,也是属于人类早期活动范围,适于生命的生存,有空再翻翻书。这个塔的造型确实优美,从古迹寻游《房山塔的汇总》帖和天翔的博客中,得知塔也遭到严重的破坏,最精美的佛像部分丢失,现在是仿造品,须弥座一角也是被拉到塔相轮十三天时遭到损坏,现在是修补后的样子。
从镇江塔的旧照片中我认识到什么是古迹爱好者的执着,比如我这种伪爱好者,只去过一次就不在关注了,而真的爱好者,只要有机会就去再看看古迹的状态,去十几次也不烦,照片每年都有记录,简直是陪伴古迹成长,若古迹在天有灵,也会记住那张虔诚的熟脸,祝福他们一生平安。
两个塔的对比是我感兴趣的话题,有了健身的动力,两个多半边内跑了六个塔,外加若干个寺庙和碑,此是后话。关于这两个塔,就建筑材料来讲,全部是青石条,这在房山大石窝地区应该是顺水推舟,资源和人力都具备,可惜存世的塔太少,房山就只有这儿两个,比砖塔有更强的耐久性,因成本高所以体型比较小,属于小型塔一类,可以猜测明代已经有工厂内成批加工能力,出售成品到现场组装,不知为什么没有砖塔普及程度高。下面是两个塔的参数对比,都是网络上的数据,什么时候有能力现场核实就好了。其中对镇江塔的高度有争论,网上有说13米的,有说6.67米的,感觉后者靠谱,有云冈老伯的合影为证,在网上找到一张与镇江塔的合影不容易,谢谢老伯。
|
镇江塔 |
谷积山舍利塔 |
解释 |
建筑年代 |
1396-1644 |
1479 |
|
塔的分类 |
覆钵体和尚塔 |
覆钵体和尚塔 |
|
材料分类 |
全部白石条 |
全部青白石条 |
|
塔高 |
6.67 |
13 |
镇江塔网上是13米 |
刹顶宝瓶 |
无,中心铁棒贯通上下 |
有,三颗宝珠 |
|
华盖天盘 |
无 |
有,0.5米,石刻花纹,可挂铃铛 |
|
相轮高度 |
3米 |
5米 |
|
相轮 |
九层,新修后12层 |
12层 |
|
相轮形式 |
带细楞边的扁圆形盘状,0.4—0.2米 |
直边,扁圆盘,0.8米—0.4米 |
|
相轮与覆钵体连接 |
八边佛像柱(精美) |
小须弥座 |
镇江塔网上是四面佛 |
覆钵体石条层数 |
5层 |
九层 |
|
覆钵体石条单层块数 |
4块,不等长 |
6-7块长弧度石条 |
|
覆钵体高度 |
1.5米 |
3.5米 |
|
眼光门数量 |
1个 |
4个,内有佛龛 |
|
须弥座 |
四方型 |
亚字型 |
|
单边长度 |
1.5米 |
2.5米 |
|
基础座含仰莲高度 |
2米 |
4米,新加二层基础座 |
|
地宫 |
不可知 |
有,填埋,精美壁画 |
|
数据仅供娱乐,山上的一个高大威猛,河边的一个纤细瘦小,这种喇嘛塔比起传统的阁楼式塔建造要简单,只是造型异域,审美独特,吸引眼球,与当时信奉的宗教有密切关联,这种山野之塔无法与帝都皇家园林中的各种精美塔建筑相比,可是我就是喜欢路边的古迹,而谷积山附近那些明代寺院建筑风格更有意思。
以为舍利塔张开了翅膀:
镇江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