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20年代正觉寺大门的照片,让人产生一丝的怀旧。每每经过清华西路,总能看见修饰一新的寺庙建筑群,特别是标准的大门制式和钟鼓楼的顶层,格外吸引爱好者的目光,这里不是深山幽谷之地,也不是皇城根胡同里面的圣地,门前是川流不息的车海,门旁边是地铁站出口,但寺庙仍具有乱世中唯我独立的庄严气势,如同3D模型的真实版,完整地呈现在原来的位置上,苍天有眼啊。
关于圆明园建筑遗址的保护还在探索之中,特别是正觉寺文殊亭的修缮工程在老北京网有一场旷世绝伦的华山论剑,见识了什么是建筑保护界高深的学识理论,如同目睹过大侠的身手和风范,此生有幸啊。有一点奇怪,文殊亭的八个大立柱有旧破的痕迹,难道是把原来的立柱加高了,难度比做新的大,(见照片)
在寺庙门前找到老照片相似的角度照了几张,进门要买圆明园的票,原来可以做圆明园的一个大门,穿过寺庙直接进圆明园参观,我最喜欢是第一进的天王殿,木质的外殿墙和窗户仿制的到位,用手摸摸感觉很好,我安慰自己,就像玉,没有新老,只有发现的早晚,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原来的建筑,不可能重复,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师想象中的复古建筑,能出现在圆明园的遗址上,我也赞成少量的修复复制,喜欢正觉寺的复制。
正觉寺整体很大气,查资料曾经是三面环山,山是人工堆积的土堆,树木参天,如同置身于森林之中,果然是大手笔的景观规划,当你拍摄鼓楼时,绝不会出现在广化寺的情景,“寺庙鼓楼照片背景出现一座高层楼房,一个窗户开着,一个人探出头来悠然地吸着小烟”,这里的背静是仿佛是山中的森林,仍然保留着两侧高大的山坡,最北面的山坡被挖平造田了,现在是一个池塘,在池塘对面的木椅上,两个70多岁的老太太正在玩扑克,他们出生的时候,正觉寺还是圆明园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建筑群,后来毁了,现在是全新的了。
没有了佛像,寺庙修复后的定位还没确定,现在做雷式建筑的展览馆,效果不理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