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环线27:张掖高总兵宅院·木塔寺
标签:
登极乐天万寿寺县府中心广场高总兵府劳动街杂谈 |
分类: 陕甘宁疆 |
张掖高总兵宅院,又称高总兵府,位于甘州区民主西街,是清朝时期遗存古建筑。我们2023年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工地,无法入内参观。

张掖高总兵宅院为清康熙年间凉州镇总兵高孟府邸。建筑坐北向南,是一座两进四合院式古建筑群。院落平面呈长方形,中轴线上依次布置前殿、后殿、后楼及东西配殿(楼厢房),后楼部分是与后殿相连结的四合院布局,整个建筑群为一进二院。


张掖高总兵宅院为清康熙年间凉州镇总兵高孟府邸。建筑坐北向南,是一座两进四合院式古建筑群。院落平面呈长方形,中轴线上依次布置前殿、后殿、后楼及东西配殿(楼厢房),后楼部分是与后殿相连结的四合院布局,整个建筑群为一进二院。

高总兵,名字叫高孟,戎马生涯大抵在清康熙年间度过,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定下二品的品轶。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高孟随军征讨跟随吴三桂叛乱的陕西提督王辅臣。此后,高孟所部又被调至四川平定川东之乱,然后远征滇南再去平定吴三桂叛乱,被清康熙皇帝封为延绥总兵。继而接任了川北、宁夏、凉州总兵。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高孟回到故里,在甘州城内修建了宅邸。

张掖高总兵宅院整个院落除第一进院落东西厢房无存外,其余建筑保存完整,是研究清代张掖政治、经济、军事,及其建筑文化的实物遗存。

离开高总兵府,前往木塔寺,经过劳动街中心广场,这里正在改造成特色商业街。

张掖高总兵宅院整个院落除第一进院落东西厢房无存外,其余建筑保存完整,是研究清代张掖政治、经济、军事,及其建筑文化的实物遗存。

离开高总兵府,前往木塔寺,经过劳动街中心广场,这里正在改造成特色商业街。
木塔寺,原名万寿寺,属张掖五行塔之一。该寺始建时间可追溯至北周时期,隋开皇二年(582年)首次重建,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由尉迟敬德监修,明清时期多次补修,现存木塔为1926年重建。
据《重修万寿寺碑记》记载,该塔与阿育王分舍利建塔传说相关。清末木塔遭风毁,民国十五年(1926年)重修形成现存形制,木塔曾为甘州八景之一的"木塔疏钟",其建筑技艺体现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特色。

木塔寺前的县府中心广场。


木塔的来历,《重修万寿寺碑记》记曰:“释迦涅槃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千四百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

木塔底座的石栏杆,结合部有了不小的裂缝。

上塔需要购票。


木塔寺前的县府中心广场。

我们来重点参观木塔,塔高32.8米,呈八面九级砖木结构,塔身无钉无铆,依靠斗拱与大梁立柱连接,每层设门窗、楼板及回廊,檐角悬挂风铃并雕有木刻龙头。

木塔的来历,《重修万寿寺碑记》记曰:“释迦涅槃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千四百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

木塔底座的石栏杆,结合部有了不小的裂缝。

上塔需要购票。

整座塔给人以高大、巍峨之感,体现了我国独特的楼阁建筑艺术特点。最上层原有古钟一口,叩之,钟声隐约若在天际,四野皆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