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2025-09-11 08:05:07)
标签:

嘉陵江

余玠

飞来寺

上帝之鞭

始关门

杂谈

分类: 云贵川藏
这回川北环线,顺到重庆地界,主要为了著名的合川钓鱼城,向往多年,得以实现。钓鱼城位于合川区城北的钓鱼山上,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在此交汇,自古被誉为“巴蜀咽喉”。这是一座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走向的小城,全球闻名。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踏着湿漉漉的地面,我们进入景区。这里有景交车,我们不乘,直接步行。经过余玠亭,1241年,蒙军连克西川20城,1242年宋理宗任命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主持四川防务。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余玠首先把四川安抚制置使驻地从无险可守的成都迁到地势险要的重庆,暂时稳住川西一溃千里的局势;随后采纳贤良之士冉琎、冉璞建议,构筑山城防御体系,派冉琎冉璞修建钓鱼城,同时开山筑城,凭险筑垒,构筑八座山城要塞,被称为四川八柱,钓鱼城地处三江口,是八柱之根本;第三,把合川附近县制迁入钓鱼城,城外坚壁清野,城内屯兵屯田,积粮备战,由此拉开钓鱼城抗战36年的序幕。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脚边的嘉陵江水,缓缓前行。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钓鱼城,一座改变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城!一座英雄的城!延续南宋国祚二十年的城!被国外历史学家誉为折断上帝之鞭的东方麦加城!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公元1243~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钰的率领下,抵御蒙古大军,创造了抗战守城36年的奇迹,蒙哥在钓鱼城之战中阵亡,导致进攻鄂州的忽必烈和进攻埃及的旭烈兀全面回撤,蒙军放缓入侵南宋横扫欧洲北非的扩张浪潮。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一路拾阶而上,有“护国名山”坊。钓鱼城在抗击蒙古军队的战争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护国”就成为了这里最显著的标签。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上山路上,经过飞来寺。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茂林修竹掩映着一片建筑群,便是寺庙。该寺始建于1945年,占地约3亩,建有飞来庙、山门殿、大雄宝殿、伽蓝殿和地藏殿等建筑。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飞来庙,这就是最先建成的小庙。弥勒佛确实是飞来的,有庙柱楹联为证:飞来弥勒佛,流去嘉陵江。来自山上三圣岩右侧的岩壁处原来有一尊站立的弥勒佛,1944年7月的一个雷雨之夜,三圣岩遭遇雷击,岩石崩裂,右边的石岩连同弥勒佛造像与山体分离下坠,顺着山坡冲破钓鱼城始关门城墙,从天而降“飞”到了“护国名山”石牌坊的东北侧。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原本站在山上岩上的弥勒佛,坠落山下后依然是站着的,只是原来面朝南方变成了面向东方。神奇吧?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陈毅一九二七年的摩崖诗:钓鱼城何处?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1926年12月26日到1927年4月2日,陈毅在合川从事军运工作,他游览合川钓鱼城,留下的《钓鱼城口占》这首诗。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杨超题:上帝之鞭,折此城下。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这里还有宋井,崖壁上还有民国戴美渠楷书“钓鱼城怀古”刻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温江官道尊题“春日登钓鱼城怀古”,刻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再往上,就是始关门,始关门是钓鱼城最古老、最重要的城门。关门上有一座敌楼,可俯瞰整个关隘,且敌楼之下还有一条深沟,使敌军无法靠近城门。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这座城门固若金汤,可谓是城中之城,坚硬无比,难以摧毁。尽管蒙古大军声势浩大,且善于作战,但是在始关门面前,他们却束手无策。蒙古军队曾多次试图攻破这道城门,但都以失败告终。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由于始关门的坚固和严密防守,蒙古大军始终无法进入钓鱼城。这道城门成为了保卫这个城市的一道重要屏障,也成为了蒙古军队侵略中原的绊脚石。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鲈鱼石刻,钓鱼城,就得有鱼。没有也要刻一条。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高大的崖壁中,还有清代乾隆四十五年“钓鱼城”摩崖石刻,时任合州州同沈怀瑗手书。该题刻为护国寺僧一清泐石,刻艺精湛,再现了作者“笔锋俊逸酣沉”的神韵。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这边是郭沫若一九四二年的题诗。1942年6月,郭沫若在北碚管理局局长卢子英的陪同下,由重庆来到合川钓鱼城,撰写了《钓鱼台访古》一文,文中还有一首七律《钓鱼城访古·华国英撰重建忠义祠碑文》。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魂夺蒙哥尚有城,危崖拔地水回萦。冉家兄弟承璘玠,蜀郡山河壮甲兵。
卅载孤撑天一线,千秋共仰宋三卿。贰臣妖妇同祠宇,遗恨分明未可平!
诗中明确表示,对于坚守四川及钓鱼城的余玠、王坚、张珏“宋三卿”,应千秋共仰;对于开城投降的王立和劝说王立投降的熊耳夫人,应给予谴责。诗意在借古喻今,表达了作者对抗日英雄的敬仰、对叛国贰臣的唾弃。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以下两幅都是徐澜的摩崖诗刻,徐澜,号吾翁,明嘉靖二十八年知合川。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再上,就到了护国门,钓鱼城遗留的8道城门:始关门、小东门、护国门(南面)、东新门、青华门(东面)、出奇门(北面)、奇胜门、镇西门(西面)皆构筑在地势跌宕的险要之处,每一道城门的前面皆为陡峭的悬崖,无路可通。在钓鱼城8座城门中,护国门是规模最大的一道雄关,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护国门前的国保碑。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城台上为重檐歇山顶式城楼,高7米。其楼北倚峭壁,南临悬崖,旁有古榕交柯,蔚为壮观。当年,钓鱼城军民曾在护国门前面的峭壁上开凿石穴,架梁铺木,施以栈道出入。情况紧急之时,可迅速地将横梁上的木板抽掉,使其通道断绝,犹如中国北方古城的城门吊桥。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在护国门内左侧石壁上,有民国要员于民国三十二年七月(1943年)的题词石刻,完残程度较差。蒋中正题:“坚苦卓绝”,何应卿题:“十年教训”。白崇禧题:“革命军的根本是在高深学问。恭录总理遗训”。
张治中题:“十年树人 云蒸雾蔚 团结精神 助成抗建”等。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戴氏兄弟题刻,刻于1981年9月。完残程度较好。隶书。文曰:建国后第一个辛酉秋季  江水千古 民族千古。县人 戴蕃瑨题、戴蕃臻书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护国门的道教造像,该石窟为明代三清、天公地母、真人造像龛。其三清龛和天公地母龛曾被人为凿毀,真人造像龛因在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护国门时被封存在墙体中而免遭破坏。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导致护国门受损开裂,其后在抢险维修时发现该龛造像。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上了钓鱼城,薄雾一片。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护国寺天池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弘治七年(1494年)合州知州金祺重建。现存护国寺系清雍正五年(1727年)重修。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又进行培修。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护国寺是由来已久的“临济正宗”圣地,创建自唐,开山始祖为四祖师石头和尚。护国寺坐北朝南,依山布局,由大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佛殿、观音殿、祖师殿藏经楼以及僧房前后院组成。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大雄宝殿和药师佛殿分别为歇山式建筑和单檐悬山式建筑,殿宇宏敞,结构精巧。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川北环线102:合川钓鱼城(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