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2025-09-10 08:00:44)
标签:

峡防局旧址

北碚之父

民国船王

白鱼石

安丙

杂谈

分类: 云贵川藏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是民国时期由卢作孚主导的乡村现代化建设运动的实物见证,包含10处历史建筑: 峡防局旧址(文昌宫)、红楼 、清凉亭 、农庄 、磬室 、竹楼 、柏林楼 、数帆楼 、 晏阳初旧居 、梁漱溟旧居 。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这一片是北碚公园,最初名为“ 北碚火焰山公园 ”,由卢作孚于1930年任嘉陵江三峡峡防局局长时主持修建,旨在发展北碚经济文化事业。1936年更名为“ 北碚平民公园 ”,成为当时民众休闲的重要场所。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阴雨天气,这里显得更幽静。小山坡上的建筑,如今都成了文化或休闲产业。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到头就是峡防局旧址‌,建于1927年,其前身是明代崇祯年间建的文昌宫,民国时期曾为乡村建设指挥部,现为卢作孚纪念馆 。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嘉陵江就在坡下。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为纪念“北碚之父”卢作孚先生,北碚区对峡防局旧址进行保护性修缮,将其辟建为卢作孚纪念馆。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卢作孚纪念馆,呈三进三重殿四合院布局,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馆内以图片、文字、实物、影像展陈为手段,集中展现了卢作孚先生兴办教育、创办实业、抗日救国、启迪民智,推行乡村建设实验,为了救国强国之路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怀。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嘉陵江三峡匪患猖獗,1923年文昌宫内设立江巴璧合特组峡防团务局,1927年卢作孚出任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局长,将此地设为峡防局办公地,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此处也是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区署、北碚管理局、重庆市北碚行政管理处的所在地,是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初的北碚政治、文化中心。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卢作孚纪念馆共分为四个展区。一展区主要介绍卢作孚勤奋求学、投身革命、艰难探索、教育教国、实业救国、成立民生公司的经过;二、三展区主要介绍卢作孚主持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四展区主要介绍卢作孚全力投身抗战创下的卓著功勋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复原的峡防局职员办公室。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复原的卢作孚办公室。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生于合川的卢作孚。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抗战救亡,成功组织宜昌大撤退的民国船王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卢作孚,卢子英兄弟塑像。卢子英,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7年返乡后随兄卢作孚投身乡村建设,历任 嘉陵江三峡乡村实验区 区长、 北碚管理局 局长等职,推动北碚成为民国时期乡村建设典范。抗日战争期间,他邀请大批企业、学校内迁北碚,协助安置文教机构,并掩护进步人士和地下党员,为抗战时期北碚的稳定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卢作孚,这位被誉为“中国船王”的爱国实业家,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为中国近代航运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实业家却在1952年选择以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卢作孚的离世,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遗憾。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这里拥有望嘉陵江的绝佳视野,还能看到“白鱼石”,是北碚的独特地标,“北碚”的名字就来源于此。“碚”字源于嘉陵江中突出的石梁,古称碚石,因场镇建在石梁旁而得名。该石梁呈灰白色,故最初称“白碚”,后因地理位置改称“北碚”。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离开北碚,前往著名的合川钓鱼城,因为篇幅关系,插入广安白塔。这座坐落在渠江边的古老塔楼,历经风雨,如今在一片废弃的工地旁静静伫立。四周杂草丛生,环境不佳。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广安白塔为四方形,高三十六点七米,底层边长六点八米,塔身系砖石结构,仿木阁式。修建于南宋淳熙至嘉定年间(1174年~1224年),为宋资政大学士、少师安丙建造。令人称奇的是,这座塔的建筑风格分为三种,完全不统一。下层五级简率质朴,檐口多已塌毁;中间三层砌有仿木斗拱,红白相间,密檐保存完好;而宝顶则是另一种风格,灰砖裸露,不施粉灰。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塔身一至五层为石结构实心塔,没用一块砖,只在外施白色,各面用仿木结构作倚柱、雀替,没有栏杆。一至五层每面都开券门,门的高度和宽度由下而上逐层变小。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六至九层却是砖结构空心塔,彩裱红白二色,砖重叠外挑做成仿木结构,有斗拱承托塔檐。据介绍,第六层往上的楼梯是用砖修砌的,沿塔内壁螺旋式上升,中空,无塔心柱。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广安白塔塔基从未被洪水淹没,虽然白塔立于渠江之边, 水平距渠江江心不足100米,垂直高出渠江正常水位不到20米,但从广安水文历史资料看,白塔的塔基从未被洪水淹没过。塔基四角立有高两米的力士石像各一尊,已被毁,今佛像、力士像无一存者,佛像背后的佛光和每层塔门两旁的莲花图案浮雕尚依稀可见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原来一至四层有石雕佛像,镶嵌在每层四门外面的两侧,每尊约高一米,共八十八尊,现在都不见踪影。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广安州新志·古迹志》载:“白塔,州南五里渠江口。宋资政殿大学士安丙建此以镇水口。塔盘九层,高二十一丈余。仰视远观,秀出云表。其三层内有宋军官王景实绍定元(年)正月游题刻。今存明御史杨瞻、吴伯通、国朝陆长瑜有诗。旧志十六景曰白塔凌云。”据此,白塔确系安丙创建,建塔的目的是镇静渠江江水。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广安白塔,“有塔无寺”,并非历史上一直是孤塔一座。地方历史文献证明,白塔下面建有白塔寺。据《广安州新志·寺观志》,“白塔寺,渠江口。宋安丙建寺。内有洪钟一口,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四月初三日置,外有陀罗呢经幢石。”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白塔凌云”这一胜景,在广安的旧志中位列十六景之首。明代诗人吴中龙曾以诗赞美道:“浮图高耸接天幽,素影层层映碧流。竹径斜穿通古寺,柳丝轻曳拂渔舟。遥瞻雉堞重云合,俯瞰渠江一线收。雅倩人工扶地脉,巍巍文笔壮千秋。”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广安白塔,这座被誉为“舍利宝塔”的建筑,彰显了当时人们对风水的深信不疑与对水口的精心守护。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我们来的时候,还要穿过江滨的菜地,当地人见缝插针,努力创收,还是值得称道。

川北环线101: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广安白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