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环线85:阆中古城(观音寺·保宁醋博物馆)

标签:
醋史扬辉老子造醋索亦挺唐代开元寺保宁国醋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阆中观音寺,其前身为唐代开元寺。明弘治九年(1496年),将明初建成的观音寺拆迁重建到当时遭毁的开元寺旧址。现如今保宁醋博物馆设在这里,入门参观需要购票。

罗汉殿悬匾“醋史扬辉”。殿内正中为观音坐像,相传观音显圣救护了阆中灾民,古松花井成为制醋的第一桶水,古制醋人人人拜观音。

殿内悬幡祈福。


四周是保宁醋博物馆的展板,现在作为醋史馆。

模拟殷商制醋工场

老子造醋的传说:孔子见老子,当孔子谈及京都缺乏森林,金、木、水、火、土五行缺木时,老子直言正虑此事,只是尚无良策。孔子及由五行联想到五味,酸甜苦辣咸中,酸味可补五行中木的缺乏,对人体大为有益。老子一听,很为高兴。于是老子决定造醋。经过九九八十一次试验,终于造出了醋。


罗汉殿后侧。

接着是祭坛,正中八卦星相台中矗立祭坛--甌,由青铜铸造而成,可装一吨保宁醋。

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这里会举行盛大的“保宁醋神节”,

大雄宝殿,现在成了保宁醋发展馆。大雄殿地基略高于罗汉殿,全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式屋顶,筒瓦屋面,檐口线较平直。

保宁醋,这款源自阆中保宁镇的地方传统名优特产,与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醋”。自五代唐长兴元年(公元936年)设保宁军治时起,保宁醋便开始了其长达1078年的悠久历史。


保宁醋,以其纯粮为料、名贵中药为曲,搭配莹洁甘冽的唐代古井泉水,经过四十二道工序的精酿,成为了调味之佳品。

一代醋王--索亦挺。

观音寺的三大殿,基本就观了个外型。

入口处的“福禄寿喜”浮雕画。

保宁醋传人

明清时代使用的醋缸。

松花井。它的凿井年代可追溯至公元621年。这口井一直以来都是开元寺和观音寺僧侣们的重要水源地,因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水质而备受青睐。井身造型优美,水质清澈丰盈,口感甘甜,即使煮沸也无沉淀,常年流淌不息,


明朝宰相严嵩曾题写“佛都”二字,悬挂在殿前,寺内香火旺盛,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驻足。作为奸臣,严相的墨迹至今无存,天王殿悬的是古人集字。寺坐北向南,是由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分布的天王殿、罗汉殿、大雄殿三大殿组成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和松花井。
天王殿,下面有高约15厘米的素面台基,全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式屋顶,前后檐角柱略有升起,檐口曲线平缓,檐下施六铺作斗拱,
斗拱向外出跳的拱端做成象鼻状上翘,前后檐柱端承托斗拱的平板枋外侧,均用浮雕的万字格纹装饰。




接着是罗汉殿,一样是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青瓦屋面。面阔5间,进深4间,
抬梁式屋架,角柱略有升起。广场上的六尊塑像分别是:姜子牙,被封为“醋坛神”。杜康 :传说中的“酿酒、醋的始祖”。黑塔 :杜康之子,被认为是“醋”字的发明者。索亦挺
:明末,创新发展保宁醋的代表人物。索绍武 :清代,保宁醋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肖泽根
:民国,保宁醋获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国际金奖”的代表人物。

罗汉殿悬匾“醋史扬辉”。殿内正中为观音坐像,相传观音显圣救护了阆中灾民,古松花井成为制醋的第一桶水,古制醋人人人拜观音。

殿内悬幡祈福。


四周是保宁醋博物馆的展板,现在作为醋史馆。

模拟殷商制醋工场

老子造醋的传说:孔子见老子,当孔子谈及京都缺乏森林,金、木、水、火、土五行缺木时,老子直言正虑此事,只是尚无良策。孔子及由五行联想到五味,酸甜苦辣咸中,酸味可补五行中木的缺乏,对人体大为有益。老子一听,很为高兴。于是老子决定造醋。经过九九八十一次试验,终于造出了醋。


罗汉殿后侧。

接着是祭坛,正中八卦星相台中矗立祭坛--甌,由青铜铸造而成,可装一吨保宁醋。


大雄宝殿,现在成了保宁醋发展馆。大雄殿地基略高于罗汉殿,全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式屋顶,筒瓦屋面,檐口线较平直。

保宁醋,这款源自阆中保宁镇的地方传统名优特产,与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醋”。自五代唐长兴元年(公元936年)设保宁军治时起,保宁醋便开始了其长达1078年的悠久历史。


保宁醋,以其纯粮为料、名贵中药为曲,搭配莹洁甘冽的唐代古井泉水,经过四十二道工序的精酿,成为了调味之佳品。

一代醋王--索亦挺。

观音寺的三大殿,基本就观了个外型。

来到保宁醋老作坊。有联:松花井水甜,保宁醋醇香。

入口处的“福禄寿喜”浮雕画。

保宁醋传人

明清时代使用的醋缸。

松花井。它的凿井年代可追溯至公元621年。这口井一直以来都是开元寺和观音寺僧侣们的重要水源地,因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水质而备受青睐。井身造型优美,水质清澈丰盈,口感甘甜,即使煮沸也无沉淀,常年流淌不息,

后一篇:川北环线86:阆中古城(巴巴寺)